鮀城楼价闻“风”不动 一线城市频现降价迹象
走进市区东区北区几处在建新盘的售楼处,售楼厅内的人气不冷不热。虽然是工作日,却仍旧有三三两两的购房者前往咨询,但与展厅设有的销售人员相比,仍显冷清。遇上较有潜力的购房者,有的展厅更出动了两名销售人员热情相随。但就记者实地走访期间的情况来看,虽然不乏看房者,可实际成交量却不高,昂贵的房价使多数人依旧处于观望的边缘。
多家新盘售楼人员均表示,目前汕头楼市价格依旧坚挺,楼盘给出的最大让利幅度,多数为“一次性付清房款享9.5折优惠”等大众化的类似优惠,个别高档楼盘年后更出现了轻微的涨价潮,并没有出现降价的情况。只有个别楼盘由于开发商正集中“火力”促推新一期房源,才将前期剩余个别尾房以某种方式暗中让利促销。
对此,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汕头楼市价格之所以维持在高位,其中一个原因是开发商在前一轮的涨价潮中已赚得足够资金,目前仍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与购房者观望的态度相抗衡,无需着急降价促销。此外,汕头楼市近年来刚性需求旺盛,尤其是东区黄金地段的新盘稀少,几家有“地”在手的开发商宁可保证楼盘的品质与口碑标高价出售,也不愿轻易降价自降身段。
低楼层受宠 中小户型难觅
外地降价促销的消息,对一些购房者来说是个欣喜的希望,不少人也是抱着这种希望前往售楼处,看一看会不会找到物美价廉的好房子。而汕头市民眼中所谓好房子的标准,如今也有了变化,低楼层、中小户型成了较受欢迎的组合。
不同于以前人们买房子越高越好的想法,现今许多购房者反而喜欢较低楼层的房子。一栋23层高的小高层,8-11层是受关注度最高的。除了因为楼层较低总价较便宜外,方便老人小孩的外出活动也是许多人选择低楼层的主要原因。
在户型选择上,100至150平方米左右的中等户型,如今在鮀城大受欢迎。不过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在建的新楼盘中,中小户型的房源并不是很多,且多数处于楼盘的边缘位置,中心地带多数是18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房源。几乎多个新楼盘的中小户型楼,均只剩下15、16层以上的高楼层,低楼层则早已售罄。
低楼层、中小户型的组合虽然受欢迎,但现有新楼盘中则存量不多。市民李先生颇有感慨地说:“除非又有新楼盘推出,否则要找到买得起又合心意的房子,还真是不容易啊。”
大户型为谁而设
在多日来的走访中,记者发现汕头楼盘的户型设计给人一个全新的体会:150平方米的住房,如今根本算不上大户型,更别妄想能在新盘的中心位置找到这样的房源。就现在开发商的设计规划来说,20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才能称得上大户型。
这多出的50平方米,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按照目前东区新盘一平方米动辄8000元起跳的价格计算,购房者至少得再准备40多万元,才能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即使只是购买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那上百万的数额恐怕也是不少工薪阶层所难以承受的。
放眼如今的新楼盘,总价较低的中小户型基本在开盘前就被预订一空,剩下的大户型则让囊中羞涩的普通百姓望房兴叹,无奈之余重新踏上“寻房之旅”。一边是众多市民踏破铁鞋寻觅“心水”房源,一边是大户型横亘在上“虚位以待”,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纳闷,究竟是否有那么多的潜在购房者能为大户型买单?如果有,为何剩下的都是大户型;如果没有,又为何让这些大户型阻挡了普通百姓购房的脚步?
也许让大家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开发商的美好愿景,但能住得起大房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如果未来楼市能多出现一些为普罗大众“量身订做”的新盘,相信会为怀揣“购房梦”的工薪一族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