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口岸适度延长通关
区域合作,推动澳门经济多元,通关便利化为重要一环,多年来相关议题亦备受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今年“两会”,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将继续关注如何提升珠澳间口岸通关能力,当中包括加强支持拱北口岸扩建工程,延长拱北口岸、横琴口岸通关时间,提高口岸电子化验证设备效率等。
刘艺良指出,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表明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珠澳两地口岸通关能力,达至提升两地人流、物流的便利性,但过去一年似乎仍未有太大进展。其中,作为珠澳间最重要的拱北口岸,去年通关人次近九千六百万人次,即日均通关量近廿六万人次,节假日最高峰更逾三十万人次,已远远超过拱北口岸最初设计的日均十五万至二十万通关人流量。因此,拱北口岸已于前年开始扩建,因应人流量急增,原来分两期的扩建计划已合二为一,冀一步到位,将通关能力提升至日均五十万人次,与澳门关闸口岸衔接。然而,由于扩建工程资金未到位,令工程拖延。
珠海独力难支
刘艺良表示,拱北口岸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当地方政府难以独力支持扩建资金时,广东省及国家应予支持,因此将会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另外,在加紧拱北口岸扩建工程的同时,目前亦要完善现有出入境大厅、出入境车道的电子通关设备,提升电子通关设备的效率,减少经常出现故障的现状,达至真正减省人手的目标。
本澳社会对于拱北口岸实行廿四小时通关仍未有共识,但普遍认同有需要延长通关时间。刘艺良指出,拱北口岸宜由现时早上七时至午夜十二时开放,适当延长至由早上六时至翌日凌晨一时或二时开放。在扩建工程期间,内地边检部门应同步扩大人员编制、完善配套设施等,为延长通关创造条件。
随着横琴正有序开发,刘艺良认为横琴口岸要实现廿四小时通关的目标,仍需要设施建设、扩大人员编制等系列配套。以目前横琴口岸的实际状况,有能力将通关时间延长,早上八时实现人、货统一开放,并延至晚上十时关闭。至于湾仔口岸,则可考虑取消中午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根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原经拱北口岸的供澳鲜活产品车辆,会转至经跨工区口岸。刘艺良指出,跨工区口岸要作为供澳鲜活产品车辆通道,必先完善检验检疫的配套设施。
另外,刘艺良在“两会”上会关注落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实行“终身号码”,彻底解决因换证导致号码改变,造成本澳居民在内地出现种种不便的问题。同时,并会关注如何促进国家旅游业健康发展,以及规范内地居民往港澳旅游的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