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永”“平”故事

    来源:潮汕商人网    作者:林馥榆    2014-09-08     浏览:

  • 字体:

      孤独昏暗的街灯,街灯之下行人稀疏的小巷,小巷深处半掩柴门的人家,人家屋里隐约传出的谈笑,谈笑之声带出夜幕下远离霓虹闪烁的汕头老城区,这一切恰似一首远去的歌曲,律动在心,却鲜少唱起。这其中的最强音,非“永”、“平”莫属。请注意,“永”、“平”不是永平,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永平是另外一个路名,这里的“永”、“平”指的是“四永一升平”。

      何谓“四永”?乃永安、永和、永兴和永泰四街尔。何谓“一升平”?升平路是也。这几条在今天看来并不显眼,甚至有些不堪的街道,曾经是汕头埠商业繁华的象征。1858年,美国传教士耶士摩博士从暹罗来到香港传教。在此期间,他曾莅汕察看传教情况。他对汕头这样描述:“是时,和约初成,通商未动,汕头狭窄浅陋,仅升平一街较为兴盛。”由此可见升平一带的时盛程度。

      抗战前,汕头经历了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据说当时整个城市约有大小商行、店铺三千多家,其中“四永一升平”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中又以永安街在“四永”之中商号最多。这些商行都是大行大铺,表面不像贩卖日杂百货一般冗杂凌乱、门庭若市,做的却都是大宗的买卖。南下安南,北上津沪,当时汕头的转口贸易大多集中于此。因为主要是经营米行贸易,永和街因此也被称为米行街。老人们常说:“你装戆不识米行街。”可见知名度颇高,无人不晓。当年居住于此的洋行大户们,白天谈生意,晚上打麻将,为应所需,沿街小吃的叫卖声连续不断,简直不眠。

      但凡商贸活跃之地,自然带动起周边金融市场旺盛的生命力。位于永泰街6号的汇兑公会是炒作金银之地,就像现在到证券公司炒股票一样。成为公会会员,取得牌照才能取得炒金银的资格。有身份的、较大数额的多在楼内交易,就像是坐大户室,虾兵蟹将的就在街旁路侧现炒现卖,那场面简直像乡间赶集。永和街头至永泰街一带,是旧汕头银业公会及多家银庄所在地,多的是“炒港纸”的地方。尤其到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发行金圆券,货币贬值严重,“炒港纸”之风更甚,为的只是不让自己的荷包严重缩水。永泰街、永兴街则是相当规模的药材集散地,药香弥漫,药商往来,生意好不红火。旧时,这一带还是银庄、侨批局集中的地方,澄海著名的侨商陈慈黉家族在汕头经营的两百多间铺面有很多也在这里。可以想象出来以“四永一升平”为主的二百多条大街小巷纵横交错,组成繁华的商贸网络的盛景。

      而今,老房所剩无多,住在老房之中的人更少。旧城改造建起的新楼,将这所剩无几的几处老房包围其中。昔日盛景不再,只有几个玩闹的孩童偶尔会打破小巷的静寂,只有寥寥几户人家最后的坚守,只有盘在外墙的小花依旧独艳,只有这“危房勿近”的红字提醒着我们这里已经有些年头,这有些年头的贝灰墙后还有远去的故事。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