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特区扩围的机遇,当前,广东汕头市正在谋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区域功能核心,南北两岸构建功能互补的城市中心,潮阳、潮南、澄海、南澳为城市副中心的大汕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以进一步强化汕头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引领汕揭潮一体化发展能力。
近年来,汕头市不断完善城市整体规划和各项重点区域专项规划。根据汕头市城乡规划局的规划,该市重点规划设计的“一湾两岸”: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濠江滨海新城和西部生态新城等区域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空间结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湾两岸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珠港新城片区,毗邻汕头城市主干道,规划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将建设城市公共文化区、总部经济区、以及一条贯穿东西的滨海文化休闲区。目前总部经济区一期用地控规已经通过审定,多个项目有望落户,即将全面启动建设。
在汕头内海湾另一侧,濠江新城已经拉开建设的序幕。濠江区与中信地产合作开发的中信滨海新城项目,包括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苏埃通道建设、整个濠江区的市政道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及7个特点鲜明的产业区。
此外,东海岸新城片区建设目前已形成陆域面积超过7平方公里,这里将集聚发展商贸、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科技研发及总部经济,远期将建设成为粤东区域新的城市中心商务区,成为引领粤东地区参与区域竞争的动力引擎。
西部生态新城则将借助西片区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以潮汕机场和高铁建设为契机,依托汕头大学,打造一个集高新技术综合服务、休闲度假、生态高尚住区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生态城区。
依托4个新城的规划格局,汕头市也加快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大统筹汕揭潮一体化的力度。
目前,汕揭高速公路三标段至2011年10月底工程总投入约2.1亿元。三标段将确保今年12月15日前建成通车路段,与潮汕机场同步投入使用。省道233线潮汕路也将力争在今年12月中旬完成主车道通车,与潮汕机场和汕揭高速同步开通,届时汕头市民可从潮汕路直接到达汕揭高速公路月浦出入口,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潮汕机场。
横跨汕头内海湾的第3条过海通道苏埃通道日前启动勘探工作,它的建设实现南岸濠江新城与北岸珠港新城的互联互通,遥相呼应。
潮汕三市产业基础扎实,经济外向度较高,传统支柱产业大多以外向出口为主。推动汕揭潮一体化,将给三市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汕头市城乡规划局总工程师李钊向记者介绍,汕头市希望通过今后规划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络以及省、国道的系统网络实现同各种区域性交通设施的有效有序链接,进而实现整个汕揭潮大都市区有序的一体化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