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争取国家广东深圳三级优惠政策 深汕合作区迎港企入驻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     2014-09-09     浏览:

  • 字体:

    深圳燃气集团、水务集团、腾讯、万科……对于被当地民众戏称为“双马”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马智华、管委会主任马裕滨来说,这只是过去一周会晤的部分客户,从这份不完全的名单中,记者不难感触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个授牌不到5个月的“新特区”,是如何受到外界的关注。最新情况显示:合作区综合规划将于年底编制完成,水、电、燃气等相关配套设施也将在年底前得到完善。目前产业转移园区已吸引13家企业进驻,其中包括多家港企,也有港商计划在合作区设立区域总部。

综合规划方案年底出炉

    马裕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合作区已启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并已委托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和各项优惠政策课题研究,计划在12月份召开专家谘询会,年底前将完成规划编制。此外,为了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合作区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合作区产业导向目录、准入办法及控制标准等具体政策。马裕滨表示,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将给予合作区首批10亿元意向授信额度,而合作区更要通过市场手段,建立投融资平台取得发展资金;与投资额相挂钩的土地供给标准将按投资金额分年度供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据介绍,合作区正推进经纬科技等5个新引进项目的选址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在争取国家和广东省优惠政策的同时,合作区也在努力争取区内企业享受深圳企业同等待遇,而深圳前海开发当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政策也将考虑移植到深汕合作区中。

生态优先力保绿水青山

    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合作区还从配套设施、人才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完善软环境,吸引和留住企业。汕头海关将在合作区建立办事机构,并设立车辆查验场,为合作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10月底可投入使用,华润电厂旗下电厂年底将开工建设2台100万千瓦机组。此外,合作区内同时启用深圳0755、汕尾0660电话区号,并建成高速网络通道;行政服务大厅将在年底前启用,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马智华表示,人才对合作区的发展至为关键,为解决企业对“招工难”的担忧,合作区已与深圳汕尾两市的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签订用工协议,近期还将举行专场人才招聘会,保证合作区企业用工需求,而劳动者家园年底也将建成。马智华特别强调说,为避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合作区严把环保生态关,除了从源头上杜绝“两高一低”项目入园,合作区还将加大建设环境设施,区内污水处理厂明年5月即可建成投入使用。欢迎港商到合作区投资目前,已有部分港商在合作区投资,而未来招商计划中,合作区也会考虑到香港招商,欢迎港商尤其是香港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合作区投资设厂。记者了解到,第四届粤东侨博会将于今年12月15日至17日在汕尾举行,届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将会获得重点推介。

信心十足:双马异口同声

    特区初创,百业待兴。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和各种各样的困难,马智华、马裕滨异口同声:有信心。信心来自于合作区的区位优势,来自于深汕两地互补发展的需要,来自广东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战略,也来自广东省、深汕两地高层的坚决支持。马智华表示,合作区将务实起步,借鉴深圳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精神办好合作区。他说:“目前的困难其实只是时间问题,都能被克服,合作区将努力打造广东省及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典范。”马裕滨特别谈到,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当地百姓的迫切期待,他说,只要两地官员和百姓一心一意谋发展,合作区一定会从“今日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成为“明日粤东璀璨的明珠”。

慧眼独具:港商看好前景

    入驻合作区的第一家港资企业——汕尾点金科技公司总经理王瑛告诉记者,公司早先已在江西赣州选好地准备建厂,后因机缘巧合了解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慎重比较研讨后,公司重新选择在合作区落户。王瑛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超薄TFT-LCD、触摸屏等,计划投资1.7亿元人民币建设10条生产线,年销售额预计可达8亿元人民币,而首期生产线将于下个月投产。目前公司正对员工培训,并计划3年后在中小板上市。看好合作区发展前景的不只点金一家公司,香港双全企业公司早在2004年就在合作区的赤石镇投资开建骏丰畜牧发展公司,他们与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合作养殖商品猪,产品专销港澳。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并利用猪粪进行沼气发电,而耗资500万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既绿色又环保。董事长蔡泽民告诉记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立让他信心大增,今年已与合作区签订协议,计划投资3.5亿元在合作区内再成立一家双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火腿等低温肉类食品,预计年产量将达2万吨,年产值10亿元,形成饲料-养猪-加工-食品的一条龙产业链。蔡泽民并不讳言,在当地投资7年多来,遇到生活配套落后,招工困难等等瓶颈,但他认为,合作区未来肯定会是个大平台,这些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已计划将公司中国区总部放在合作区内,打通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投资、生产、销售环节。

激情燃烧:感受特区初创

    两天时间里,记者深入合作区及部分村镇和企业。合作区人的创业激情和干劲,让人仿佛回到了30年前深圳特区初创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合作区管委会的临时办公楼由旧厂房改建而成,说是楼其实只是一层的平房,楼侧的铁皮房则是管委会食堂,院子前的路还没有铺完,是条断头路,再往前走就是荒地了——参加过深圳特区早年建设的人不难从中感受到一丝熟悉的气息,但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合作区工作人员的热情丝毫不减,这应该是更让深圳开拓者熟悉的一种气息。9月7日,从深圳各部局抽调的24名工作人员正式到岗,9月20日,深汕特别合作区首届招商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行,前后不到两周时间,交出的答卷是114亿元的签约合同。在点金公司,总经理王瑛说起公司的前景豪情满怀,有记者提到合作区的一个发展目标是“5年大发展”,王瑛应声作答:这里有区位优势,还有一系列政策支持,“不用5年,两年半时间内园区就可以发展得很灿烂”。在后鱼门镇民生村,海韵渔业董事长缪佳镇亲自驾车带着记者看他没有用政府一分钱贷款修建的避风渔港;村支书傅木辉一连用了三个“盼望”来表达他对合作区建设的期待之情。在日前举行的深圳报业集团与合作区各方座谈会上,当报业集团总编辑宣柱锡将总结了改革开放精神理念的《深圳十大观念》一书赠送给合作区管委会及各村镇代表时,台下掌声热烈,有基层民众代表不时喊出了“马到功成”、“马不停蹄”。简洁的话语,既是人们对由“双马”的期许,也是对合作区发展的美好愿景。感受着深汕特区敢闯敢干的创业激情,我们深信,这里的未来正如合作区临时办公楼前,踏浪起飞的妈祖像一样,前景“天高海阔”。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