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痴迷汉”收藏侨批数万件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陈史    2014-09-10     浏览:

  • 字体:

    侨批,在外行人看来只是泛黄的小纸片,但在澄海区民间收藏爱好者张美生的眼里,却是令其无比迷醉的收藏、研究珍品。他对侨批收集和研究的专注与热情,被祖籍潮汕的新西兰著名华人教育家林爽女士称之为“侨批痴迷汉”。

20年来收藏数万件侨批

    目前担任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文献征集顾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文物馆顾问的张美生自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收集潮汕侨批,足迹遍及潮汕,并延伸到广东其他地区和福建、东南亚。在他的悉心收藏下,很多珍贵的潮汕侨批得以保存。经过近20年的积累,如今张美生已经收集到了数万件潮汕侨批。

    国际著名汉学家饶宗颐认为侨批“是继徽州契约文书之后在历史文化上的又一重大发现”。张美生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为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他衷心地希望能够申报成功。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

    一封封泛黄的侨批,记载百多年间海外侨胞的奋斗历程,倾诉着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也见证着侨乡社会的历史变迁。张美生说,每当细读所收集到的侨批时,张美生总感到他不是在读一封封家书,而是在与先侨促膝谈心。

    在一封1946年香港高德能写给澄海“上外都横陇乡”妻子的侨批里,信笺长达一米,密密麻麻一千多字中记述了子女教育、人情世故……这个写批人在信中写道:“儿子与女儿不论将来做何职业,须欲知书识字,方可希望出人头天……暹罗猪官、狗官亦多命其子女入学校读中国书,本身亦有请中国人到其家中教中国字……”张美生告诉记者,这位写批人深感知识的重要性,叮嘱子女要学好知识,也反映出侨胞对祖国复兴,外国人读中国书感到兴奋、自豪,还期盼祖国振兴、强大,感叹“只欲国家兴盛,何患将来中国人无安身之所乎!”

    张美生告诉记者,侨批也是非常好的历史佐证。一封1937年9月6日暹罗圣源寄澄海松炎的侨批中,写批人向家乡同胞写明了当时的抗战局势,并告知家人必须学会防空知识,以策安全。这也成为二战时期日寇侵华的史料。

集腋成裘结出《潮汕侨批赏析》

    近20年时间对潮汕侨批的研究,让张美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遇到让他深受感动的侨批,他总是有意识地把它收拢起来,写下自己的见解。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近日,在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经费的资助下,张美生的《潮汕侨批赏析》终于结集成书,圆了他多年的梦想。

    这本《潮汕侨批赏析》收录了张美生从数万封侨批中精挑细选出来的300余件侨批,其中既有1901年清末光绪年间的,也有1986年的。在做选择时,张美生不仅仅考虑到侨批的历史文献内容,还特别把有优美文字或书法的批信、有精美邮票或邮戳的批封也收录书中。他希望这本书中的侨批,除了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国情、民情、乡情等政治、社会、经济状态外,还能让读者从唯美的角度来欣赏这些弥足珍贵的侨批。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