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稀土、石油、矿业、医疗等众多不相关领域的背后,隐藏的是TCL主业遭遇的困境以及为扭转局势所做的种种努力。
多元化战略能否助力TCL实现家电行业“第一帝国”的梦想?
稀土、石油、矿业、风电、清洁技术、医疗……近来,这些与家电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投资传闻,却总与TCL牵连在一起。
作为知名家电品牌的TCL,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家电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做家电行业的“第一帝国”一直是其矢志不渝的梦想。
然而,上述投资迹象表明,在即将迎来建业30周年的2011年,TCL正加速奔跑在“跨界”的道路上。虽然TCL最近对外宣称,将继续把精力集中在液晶显示产业链、多媒体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业和家电产业等领域,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只是TCL不希望外界对其过度关注的一种回应。而“跨界”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TCL主业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为扭转局势所做的种种努力。
“秘密”多元化
虽然行事低调,不过,透过纷杂的信息,仍然依稀可见TCL主业之外的发展版图,而且这种“跨界”投资有加速之势。
6月9日,TCL 集团公告称,其联营子公司亚太石油的20%股权被实际控制人为李东生的Pacific公司收购,折合人民币5199.2万元。作为关联企业,TCL集团间接控制亚太石油49%的股份。
而一个月前的5月7日,TCL突然陷入参与稀土资源开发投资的风波,随后TCL涉及金属、石油及煤业等能源领域的投资也逐渐浮出水面。
对于TCL涉足资源能源领域的传闻,TCL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元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TCL涉足新领域也很正常。
据了解,目前属于TCL的能源公司有3家,除了TCL新疆能源公司,还有油田勘探开采的亚太石油以及正在筹备的煤业勘探开发公司。
其实,早在2009年8月,TCL就通过全资子公司TCL峰胜投资1.1亿港元,取得了“有成投资有限公司”38%股权,而“有成投资”持有阿根廷门多萨油田项目51%的权益。
截至2010年12月31日,TCL对该项目累计收回现金2.28亿港元,减去1.1亿港元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获得投资收益1.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远高于TCL2010年不到1%的利润率。
与此同时,目前TCL还间接持有山西联合镁业26.5%的股份,持有西安通源石油(300164,股吧)3.79%和香港上市公司添利工业国际之非全资附属公司添利百勤油田服务10%股份。
除了涉足能源领域之外,TCL的投资项目还涉及新材料、能源及能源设备、清洁技术、电子等行业。
从以上TCL能源投资项目可以看出,TCL的多元化投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主业无关的多元化,主要是收益比较有保证的石油、煤炭等;二是和主业有关的多元化,主要是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比如铜、铅、锌、镁等。
尽管四处撒网投资能源,TCL仍对外表示没有偏离主业的计划。最近,李东生明确表示,在液晶模组和液晶面板上,TCL先后投资超过250亿元,彩电和通信依然是投资重点,创投业务占TCL收入比例不到1%。
记者注意到,对于涉足能源领域的风险,TCL采取了投资方式和比例的控制。比如,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额较大的,会选择与其他有专业经验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且不控股;资源勘探项目的投资额相对较小的,TCL则以控股为主。
而对于和主业无关的多元化,TCL集团显然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即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收益。而对于和主业相关的多元化,TCL集团一般保持绝对控股,显然属于战略性投资。
主业困境
大公司的扩张路径无非两条,要么业务多元化,要么业务国际化。然而TCL却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开战”。比如,在国际化上,TCL就曾先后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部分业务。
虽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TCL此举与其彩电业近来的不景气不无关系。但两线作战却让TCL付出了代价,并一度陷入窘境。年报显示,2007年TCL多媒体产业亏损近2个亿。2008年、2009年略有好转;2010年,多媒体业务亏损8.57亿元……
为了挽回巨额损失,TCL在此后的两轮彩电行业技术革新中(主要是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以及3D电视)都是不甘人后,率先布局,但效果并不太明显。
近年来,家电行业备受上游大宗原材料涨价的困扰,黑电企业亏损与之不无关系。而在价格决定市场的白电行业,被涨价搞得更为尴尬。涨价就会流失市场,不涨价只是赔本赚吆喝,与其他家电企业一样,TCL也陷入了苦恼的泥沼中。
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速已下降到了个位数。而业内人士也坦言,2011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再也不可能复制前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回过头来再看TCL‘跨界’扩张的举动,便不难理解了。况且近年来多元化投资在家电企业中屡见不鲜,就拿创维、康佳、海信来说,三方均有房地产项目盈利颇丰,可以作为资金周转来源。”一熟悉家电业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而TCL所大举跟进的能源行业,则是国家的核心产业,因其不可再生性,风险小收益大,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另外,TCL进入上游原材料领域,不仅可以保证自身的原材料供给,也会在原材料定价方面拥有更大主动权。
“这或许将成为TCL在2011年以及今后几年的利润增长点。”上述人士称。
寄望“新一代”
有调查显示,液晶电视在未来3年内,将成为全球电视市场的绝对主流产品。而中国电视制造产业如果希望能在未来全球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考虑进入上游的液晶面板等平板显示器件产业。
这应该也是TCL在2009年年末下决心对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赌注的主要原因。其实,TCL一直对外表示并没有放弃主业,而研发新一代液晶面板,便是一个明证。
2009年11月16日,TCL与深超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投资一条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5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研发资金问题暂且不说,在技术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能否平稳度过面板的良品率爬坡期,是TCL将要面临的重大考验。
而一般面板良品率85%是盈利的平衡点,而据原TCL新闻发言人刘步尘表示,TCL由于缺乏技术的积累,工人也缺乏生产经验,短期内预计良品率只能维持在65%左右。
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从市场层面来说,TCL面临着“后有追兵,前有埋伏”的不利境况,国内液晶面板的战争刚刚拉开帷幕。
据悉,截至目前,除了TCL的8.5代液晶面板线,还有4条同类生产线:京东方合肥6代生产线、京东方北京8.5代生产线、中电熊猫—夏普南京6代生产线和龙飞7.5代生产线。
尤为紧迫的是,TCL的“死对头”三星的7.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也于5月30日动工建设,而已获批的广州LG8.5代生产线动工也为期不远。
到时,国内将形成7条液晶面板高世代生产线的格局。未来,高世代液晶面板产能是否过剩还是未知数。
在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下,TCL丝毫不敢怠慢,于5月28日发布公告,宣布由李东生亲自挂帅华星光电的董事长。并对外宣称,8.5代液晶面板项目,将按原计划于8月份进行试生产。但是,生产出的产品何时能到达盈亏平衡点,尚是未知数。
相对于在彩电业务上的惨淡业绩,或许,TCL在资源和能源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投资,将成为其今后几年最值得期待的了。
做受人尊敬的创新企业
——专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企业观察家》:今年是TCL成立30周年,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李东生:2011年是TCL的而立之年。我们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且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TCL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回首TCL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成为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的宏伟目标。
《企业观察家》:站在发展的历史节点上, TCL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李东生:如今的TCL,经过国际化的严酷洗礼,已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
我们未来发展依靠的“三驾马车”是坚持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随着2011年第四季度自主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顺利投产,上下游整合优势充分发挥,将极大提升TCL在全球液晶电视领域的竞争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TCL在彩电、通信、三网融合等领域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自然光技术、3D显示技术、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此之外,我们正在着手建立包含环保采购、无铅生产、循环回收等环节在内的绿色产业链,目前已在天津投资2亿元兴建了国内最大的家电回收企业天津奥博,今年9月将正式投产,对废旧家电的材料回收利用率达到90%,对家电行业有着示范效应。另外,我们还依托在显示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医疗电子产业,争取使之成为TCL新的增长点。
《企业观察家》:目前TCL在整个行业中竞争处于什么地位?又如何兼顾和驾驭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李东生:TCL两大核心主业多媒体、通信目前已取得国际化阶段性胜利。
2010年,我们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历史性突破。销售手机及配件3622万台,同比大增125 %,实现销售收入73元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实现净利润6亿元人民币。我们手机销量排名已跻身全球市场第七位,在拉美市场排名第四位,并在多个国家市场份额名列前茅。
TCL通信另一项重点工作是要重建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在国内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上取得突破,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2010年由于产业竞争加剧,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造成了多媒体的亏损。随着8.5代液晶面板项目8月份进入试产期,公司布局的互联网电视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利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面对国际市场,我们将在新兴国家市场积极进取,巩固欧洲市场,重启美国市场。
《企业观察家》: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对此TCL如何应对?
李东生:我们在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政策指导下,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对竞争和挑战。新技术及产品的出现,LED电视、3D电视、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以及超级智能电视在国内的推广普及,将使中国彩电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华星光电项目的投产将使TCL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LCD彩电产业链全制程能力的企业,掌握上游主动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观察家》:国内三网融合趋势日渐明朗,TCL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李东生:从2009年开始,TCL率先掀起了一轮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平板电视升级浪潮,推出的MiTV互联网电视也是全球首创。
目前,我们已与华数、东芝、联发科技等建立了伙伴关系,致力于打造一个移动通信网、国际互联网等融合互动的全网技术平台,为电视、 手机、个人电脑和机顶盒等终端设备提供互动功能体验。
此外,TCL多媒体利用广州欢网的平台,开发网络电视和智能电视的应用,也将在新的4C融合中取得更好的机会。6月4日,我们发布了国内首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将在年内上市。这将进一步巩固TCL的市场领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