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商国际集团董事长马少福是位年轻的企业家。在企业成长的同时,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奉献社会。他捐资160多万元,为潮汕地区80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捐资100万元,为徐闻县人民医院建立重症监护室;他在河南捐建两所希望小学,他出资13万元为普宁的学校更换桌椅;他帮扶贫困山区,为汕头、河源、普宁等地修建道路;他更爱深圳,为迎大运提升市容环境,他捐资273万元,对西乡体育馆进行绿化。马少福表示,会坚持自己的慈善事业,尽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培贵 文/图
深知寻医治病苦唤起扶贫助医心
1999年,作为家中的长子,正读高中的马少福因家庭生意失败,过早地肩负起家庭的重担。辍学来深,他从经营小烟摊干起,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终于建立了跨多个行业的香港潮商国际集团。创业过程中,他逐步替父母还清欠债,购买了一套小小的房子,将父母从汕头接来,与自己一起生活。
家中欠下的债务给他的妈妈带来巨大压力,老人积虑成疾。为了给妈妈治病,马少福去了几十家医院。经常带妈妈出入医院,马少福目睹一些患者无钱医治,耽误了病情。这些经历激起了马少福的同情心。他暗下决心,“将来我有钱了,一定要做两件事,一是助医,帮助贫困的患者治病。二是助学,让那些因为经济困难失学的孩子有书读。”
为800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
2006年,他的事业上了台阶后,他开始考虑为家乡尽份力。这一年,正在筹建的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发起“光明行”活动,倡议在深潮汕企业家捐款,为家乡无钱医治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马少福知道后,立即捐上20万元。当年12月,在多位潮商的资助下,“光明行”来到第一站――汕头市潮南区,为200多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他们年龄最大的已经81岁,最小的只有5岁。其中有一位70多岁的阿婆失明已经10年,当她的眼睛再现光明时,激动地连声说“感谢共产党”。
2007年4月27日,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登记注册。马少福继续参与研究会组织的“光明行”慈善活动。几年来,他个人为“光明行”活动捐款160多万元,为800多名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他还担任了研究会下属的慈善互助会主任,发动更多的在深潮商参与“光明行”活动。目前,“光明行”活动遍及潮汕地区的揭阳、惠来、普宁、东山、潮阳等地,1500多名白内障特困患者告别黑暗,重见光明。
为徐闻捐建重症病房
徐闻县位于广东省最南端,距湛江市150多公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属于粤西欠发达地区。2010年10月15日,身为深圳市政协委员的马少福随着政协考察团到徐闻县人民医院考察。该院院长符斌介绍说,徐闻县人民医院是徐闻县唯一的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80万人的主要医疗服务。由于资金短缺,医院无力建设重症监护病房。一旦有重症病患,只能往湛江市转送。由于路途遥远,多年来,已有20多名患者在转送途中去世。
听完符斌院长的讲述,马少福心中非常难受。他决定帮一帮徐闻人民。他问符斌院长,“建重症监护病房需要多少钱?”“大概要100万元。”符斌答道。“没问题,我资助你们100万元。”回深圳的第二天,马少福立即行动,通过深圳市慈善会将100万元汇到徐闻县人民医院,专款专用。
近日,记者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符斌院长。他告诉记者,根据规划,马少福先生捐建的重症监护病房将设10张病床,可为心血管、急性心肌梗塞等重症病患提供服务。目前施工已近尾声,整个工程将在今年5月完工。届时,徐闻将结束没有重症监护病房的历史。马少福告诉记者,重症监护病房建好后,他打算再捐一批专业医疗设备,更好地为当地重症患者服务。
慈善与企业同步发展
马少福认为,企业的财富来源于社会,企业应回报社会,做慈善是最好的回报。随着事业的发展,马少福在慈善事业上迈出的步子越来越大。他分别捐资20万元和10万元,在河南泌阳县和淅川县各建一所希望小学。广东普宁市赤岗山小学课桌椅陈旧破烂,他捐资13万元购买了860套新桌椅。河源市的贫困县紫金县要修建山区道路,他一次捐款100万元。汕头市陇田镇修路,他捐助30万元。普宁市下架山镇修路,他也捐了20万元。作为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更不忘回馈当地人民。为迎接大运会举办,宝安区对西乡体育馆进行绿化改造。他主动出资273万元,承担了全部绿化费用,用于提升当地的市容环境。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他捐款达556万多元,这不包括他平时零散的捐助。“我的企业刚起步,我的慈善之路也刚刚开始。随着企业发展的壮大,我会尽可能地捐资助医助学,回报社会。”马少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