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汕头已经是N次了,”3月19日上午,来汕为我市公安民警演讲的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杨锦麟在接受《汕头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来过汕头很多次,自己也“记不清次数了。”他坦言,前些年汕头的发展脚步慢了,希望汕头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汕头的新变化让人期待。
作为汕头的“老朋友”,杨锦麟认为,汕头是一个宜居城市,饮食、环境、民风民俗都深深吸引着他。今年是汕头建立特区30周年,谈到特区3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杨锦麟认为,30年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毫不讳言指出,除了深圳的发展形势一直保持着良好态势,其他几个特区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问题。“前些年来汕头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滞后也有滞后的优势”,杨锦麟说,后发城市在环境、资源、人文教育等方面有着很多发达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型的发展道路。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汕头正式列入海西经济区。如何更好地发挥汕头在海西经济区特有的优势和作用,杨锦麟认为,汕头地理上离台湾近,“不见得就是一个明显的优势,关键还是要看这个地方的投资环境、行政效率。”
杨锦麟与潮汕文化有着亲密的接触。2006年,他曾经在潮州淡浮院与其他学者围绕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联结进行一番寻根溯源。“潮汕地区是中原文化的出海口,”杨锦麟告诉记者,“潮汕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核是勇于进取、不服输的精神。”这是潮汕文化中最需要继承的一个基因。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只有继承弘扬本地区传统优秀的文化,才能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
在凤凰卫视这样一个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大受众的媒体从事多年新闻传播工作的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杨锦麟与海外潮人同样有过不少的了解、接触和交往。对于如何吸引侨二代、侨三代了解汕头、回到祖居地,杨锦麟说:“相信这些年来,汕头已经以多种形式举行了不少联系海内外潮人的活动,这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新兴的传播媒介,采用些年轻侨胞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