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8%......一串串数字表达了汕头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推进汕头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令人振奋。记者从昨天下午举行的汕头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汕头市将紧紧围绕“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幸福汕头”这个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特区意识,擦亮特区牌子,实施投资拉动,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创新,突出改善民生,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据了解,今年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工业总产值增长14%,农业总产值增长3%,批零销售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23%,外贸出口增长18%,外贸进口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8%,实际吸收外商投资总额增长35%,人口自然增长率7%。,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我市将通过强力实施投资拉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一批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面动工建设
我市日前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交公司、中核集团、华润集团签订的濠江新城、东海岸新城等战略合作项目都具有投资总量大、带动力强的特点,事关汕头长远发展。每个项目市政府都将组建一个班子,落实责任,加强跟踪服务,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动工建设。此外,属于生产经营性投资项目的红星美凯龙、百脑汇资讯广场、苏宁电器粤东总部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金刚玻璃太阳能生产线、合成云母产业基地、数字化超声仪器生产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动工。
同时加快建设汕头至揭阳高速公路汕头段和汕头城市候机楼,确保与潮汕机场同步投入使用。厦深铁路进汕头站联络线、潮阳(谷饶)站场,要与厦深铁路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引进大型码头运营商和航运龙头企业参与广澳深水港建设,开工建设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加快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0万吨级航道工程、2万吨级石化泊位前期工作。南澳大桥要力争今年底前建成通车。全面启动一批旧城镇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体系、产业升级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进行策划包装,提升土地资源价值。重点加快启动龙湖工业区创意产业园、海滨文化公园、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旧城区西片区、西港-光华片区、乌桥岛片区、梅溪河沿岸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是对现有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可以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增量来稀释存量,即是新产业替换旧产业。我市将加快实施“四大”产业振兴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大力鼓励企业上市,加强对企业的上市辅导,积极帮助解决上市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力争今年有3至5家企业上市。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今年要重点整治电镀、印染行业。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龙珠水质净化厂等7座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力争今年内建成南区污水处理厂濠江分厂、澄海区洁源垃圾发电厂,完成谷饶污水处理厂和南区污水处理厂海门分厂厂区主体工程,加快中心镇及练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贵屿镇循环经济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场建设。
建立引进人才 “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深化改革中,我市将加快建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推动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网上办公,使行政管理更加公开、公正、便捷、高效。进一步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修订完善来汕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制度。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努力解决家属就业、子女读书、医疗保障和居住问题。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慧和作用。
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我市将着力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行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变突击管理为长效管理。逐步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市场化运作。为改善交通秩序,我市尽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今年要新增公共汽车800台,配套公交站场的规划建设,增开、恢复一批线路,为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打好基础。同时要全面取缔人力三轮车,加大“治摩”力度,突破交通秩序管理的热点问题。
民生实事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改善民生福祉,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研究推出一批项目,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这些项目研究确定后,到时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这些项目都将是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让尽量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如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今年财政预算将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长期居住在旧城区危房及北郊周转房的无房户居住问题;贫困精神病人的救治问题,市政府专门设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救助基金”,逐步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康复的长效医疗救助机制,使更多的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康复救助,今年要继续为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让这个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救治;群众饮水方面的问题,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解决潮阳、潮南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还要继续落实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同城同价改造工程,让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