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近日对管理不力、执法不严致使潮汕路汽车总站周边黑票点泛滥的8名相关责任领导实行问责,而黑票点问题仅仅是我市城市管理顽疾的冰山一角。面对我市交通秩序混乱、占路为市、“黑烧烤”、“黑三轮”等种种“脏、乱、差”现象,各有关执法部门有没有认真履行政府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呢?
自2007年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保住“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两块牌子作为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动员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攻坚,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城市管理还并不尽如人意:行人、自行车、摩托车随意穿行问题非常普遍,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随处可见;蓝牌车非法营运、的士不打表现象屡屡可见;无牌、假牌人力三轮车满街跑,加装动力的三轮车、后三轮摩托车在路上横冲直撞;绿化带、人行道垃圾成堆,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甚至闹市区卫生死角比比皆是,集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屡禁不止,黑烧烤、夜间小食摊档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造成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的执法人员不足呢?据统计,金平区、龙湖区各有交警、巡警、城管执法、交通执法、工商5支队伍,共有执法人员1538人,但上路执法人员比例低。目前,上路执法人员总共有771人,两个区面积13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应有5.6个执法人员。但现在市民群众很少见到“大盖帽”,普遍反映看不到执法人员,路面见警率低,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违法违章现象得不到及时制止、处置。而有些执法人员像“稻草人”,对违法违章视而不见,出工不出力,到位不履职。我市近日开展城市管理评议工作,网上民意调查城管成绩不及格,市民群众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幸福汕头,这样的城市环境,市民怎么可能有幸福感?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政府有关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缺乏监管造成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不是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主要不是管理缺制度的问题,而是管理缺失特别是日常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给了好处乱执法”,“得了利益不作为”,不少老百姓甚至这样评价一些执法人员。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市长蔡宗泽掷地有声:“管好这个城市,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是政府最起码的职责。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我们就不称职。”“捉老鼠是猫的天职,你不捉老鼠,你就不配做猫。”有权必有责,无论是执法“乱作为”,还是执法“不作为”,都必须给自己的行为“买单”,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城市管理是一项周密细致、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它涉及到交通、交警、卫生、治安、行政执法、绿化美化、水电供应等多个方面,任务繁重。要痛下决心管好城市,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城市管理的模式上进行创新。推动建立街面管理新型运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使城市管理的职责更明确,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树立城市管理“一盘棋”思想,形成合力,根据各自职责,制订实施方案,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一个网格作为一个责任格,做到“定员定岗定责”,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位执法人员,全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