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元旦起正式运作以来,汕头企业紧抓时机,延续2009年汕头对东盟贸易发展迅猛的势头,大力拓展与东盟各国的贸易空间,利用原产地证书到东盟掘金,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1-8月份,汕头出口至东盟金额38672万美元,同比增长34%。东盟取代美国成为该市进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
汕头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性强,双边合作共赢的前景广阔。自贸区的建成促进汕头与东盟的贸易迅速增长,中国对东盟总体平均税率由9.8%降为0.1%,东盟对中国的平均税率由12.8%降为0.6%,双方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关税壁垒的降低以及汕头与东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汕头与东盟贸易快速发展。
但在今年1-8月份,汕头出口至东盟金额38672万美元的同时,汕头检验检疫局同期签发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仅6031万美元,两个数字相差甚远。行业人士指出,此中可见尚有大部分汕头企业没有利用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这一“纸黄金”,享受到东盟零关税的优惠。
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简称FORM E)是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的其中一种,出口东盟的产品需凭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FORM E证书享受关税减免待遇。企业充分利用优惠原产地证可以到出口国减免关税,以增加出口收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降出口成本,吸引进口商购买更多的受惠产品。
仅今年1至8月份,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1606份,签证金额6031万美元,按平均可减免关税6%计算,可为汕头企业出口东盟减免关税约362万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