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数字经济 >> 正文

空间集聚持续增强;产业转移园还有四大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2014-09-12     浏览:

  • 字体:

      自2005年到2010年,广东省促进产业扩散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2005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开始积极推进省内的产业转移。到2008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把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区际转移作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广东的产业政策究竟取得何种成效?近日中山大学王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布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报告揭示:广东省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增强、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扩散的特征。

  粤产业空间集聚不断加强

  为了揭示广东各类工业部门空间分布格局,报告研究团队计算了广东29个制造业部门的空间基尼系数,从动态的角度来看,1999-2007年有17个部门的空间基尼系数增大,12个部门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小,表明直到2007年以前广东省内产业空间集聚的趋势总体上仍在加强。

  虽然自2004年以来,在市场选择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广东省内制造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但不同产业表现出了不同的地区黏性。在大多数行业地方化集聚度下降的同时,一些规模经济性明显,产业价值链较长,产业关联度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地方化集聚度仍在提高,表现出很强的区位粘性,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研究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聚集在广州市;通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聚集在深圳、东莞和惠州;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聚集在佛山、深圳、东莞和中山;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主要聚集在深圳、佛山和东莞。

  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扩散趋势已显

  “自2004年以来,珠三角中心区的产业开始向外扩散,专业化产业集聚的苗头开始显现,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新的产业分工正在形成。”课题组成员之一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赵祥表示,“通过数据分析显示,西翼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差异较大,相互之间实现了较好的产业分工,珠三角、粤北山区及粤东三个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相对较小,相互之间的产业分工还有待加强。”其中,东翼的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四市与珠三角和山区五市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均较大,表明三地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有待进一步加强;西翼的湛江、茂名和阳江三市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最大,产业同构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西翼地区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特征较为显著。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发达的珠三角———欠发达的东西北“则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王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表示,广东省鼓励从珠三角转出的产业基本上属于技术密集度较低、本地关联不高的产业,产业政策导向与产业本身的扩散倾向较为契合。

  如何加速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西北扩散?报告建议,对于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来说,应把产业政策的实施重点放在提高本地区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等方面,而对于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来说,应重点扶持本地核心企业的发展,形成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本地产业配套服务网络,并引导行业低端加工环节有序转移。对于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来说,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产业链的空间延伸上,鼓励产业链向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延伸,并实现跨区域产业配套。

  地理论见

  产业转移园存在四大问题

  王珺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内“双转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产业转移园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但与此同时,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过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园区的产业规划不合理

  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我省有的产业转移园的产业规划并未充分考虑有关产业的扩散特征,所确定的转移产业类型不合理,这有可能导致园区招商引资和运营困难。例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的规划产业为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气及自动化五大行业。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电气及自动化三个行业的本地关联效应较大,技术密集度也较高,产业扩散一般会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连续性。广州或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企业通常不太愿意进行跨越较大空间维度的转移,由于梅州距离珠三角中心城市较远,如果政府强行推动,政策实施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其他如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园区的产业规划都有类似的问题。

  部分园区专业化优势不突出

  不少园区在规划承接的产业类型时,未将推动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园区规划承接的产业类型庞杂,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分工联系;另一方面园区产业规划对当地的综合比较优势考虑不足,基本上是从珠三角方现有的产业类型出发来进行园区的产业选择。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不少园区的专业化优势不明显,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不清晰。此外,部分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短期行为倾向,一味地争项目、争资金,并没有在充分认识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主导产业类型。

  省政府的垂直协调力度有待加强

  在协调两地政府合作方面,省级政府垂直协调的力度和方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首先,目前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双方的政府层级偏低。其次,珠三角合作方对产业转移园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此外,两地政府的合作协议也比较松散,对双方行为的约束力有限。山区及东西两翼政府在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和做好配套服务方面工作不到位;珠三角合作方政府在园区规划、资金投入、建设管理、招商引资和引导产业转移方面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多数仅限于协助招商。

  部分转移园对产业升级重视不够

  简单的地域转移并不能改变生产过程的技术特征,不仅会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低阶道路锁定,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等负的外部性问题。有的产业转移园重转移轻升级,对改善本地投资软环境不够重视,一方面削弱了本地区在长期内对外部投资者和劳动力的经济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园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