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内心的天空也要懂得探究/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人海的感受也要去进修/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学会怎么做事在学做人的操守/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吸收是为了奉献才能承先启后……”
每当这首《大学问》的旋律响起,许多汕头大学毕业的学生,或许脑海中会回想起当年毕业典礼上,和同窗四年的同学们高声唱着这首歌的画面。
2014年在旧体育馆举行的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我就是其中一员。从母校毕业4年了,当年我们那一届泪洒毕业典礼的视频,至今仍成为经典,每年都会被媒体拿出来再转发。
那一年,李嘉诚先生发表了《无心睡眠》的毕业致辞,他在演讲稿之外脱口而出一句话,让在场的我们泪奔:“我知道你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你们。”
最近,又到毕业季,又有新认识的朋友发来截图问我:这个是你吗?笑着承认的同时,思绪也随着《大学问》的歌声,回到了刚入学的2010年。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人生信条
2010年,考入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我,一进入校园,就被恢弘大气的图书馆吸引住了。这个有着“亚洲最美图书馆”美誉的图书馆,在2009年6月竣工,总体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是由李嘉诚先生钦点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获得者陈瑞宪所设计。
汕头大学图书馆
与新图书馆同时落成的还有英国著名艺术家zadok所作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之雕塑。形态是由无数小人构成的大人与水池中的小人的对话,这座雕塑也被汕大师生形象地称呼为“大小人”,成为汕大游必拍胜地之一。
汕头大学大小人雕塑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李嘉诚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曾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主题。这句话的来源,或者可以追溯到2004年6月,李嘉诚先生在汕大的一次题为《奉献的艺术》的演讲。
当时,李嘉诚先生比较了中国古代的范蠡和美国的富兰克林,认为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要比范蠡的隐逸生活伟大得多。
他说:“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着中国历史从来未见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设持续开放及法治的社会,拥抱经济动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尽管未尽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值观,只能以‘无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从此,“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也成为汕大人的情怀之一。
那一年还有个小故事,李嘉诚先生将一株由剑桥大学赠送的嫁接苹果树苗转赠给汕大,借此鼓励汕大学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并表达他希望牛顿的科学精神能激励中国“牛顿”诞生的美好愿望。
“高校建筑之花”地标建筑不断建成
2012年6月,李嘉诚先生在毕业季如约而至,那年毕业典礼致辞的主题是《我很在乎未来》,李先生引用了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办公室门上悬挂的一句话——不是所有可以算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来鼓励学子们拒绝放弃理想、莫图眼前安逸,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一年,李嘉诚先生还出席了汕头大学新体育中心的动土仪式。这座高大上的体育馆在2015年12月交付使用,随后更名为汕头大学体育园,如今成为汕大地标建筑之一,毕业典礼的举办地也从旧体育馆转移到这里。
汕头大学体育园
在今年,汕大体育园更是凭借对汕头市民们开放的新潮艺术节打响知名度,在体育园举办了多场高端文化演出,让汕头市民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滋养着汕头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
2013年,李嘉诚先生出席汕头大学新医学院建设项目启动仪式,该中心由“鸟巢”设计者德国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巴尔有限公司设计,于2016年建成使用,为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的汕头大学再添一极富现代感的代表性建筑物。
汕头大学医学院
那一年,学校还多了很多新变化——老校门拆了,换了现在极富设计感的新校门,校门不对称平矮水平曲线的形态,令人耳目一新,告别了中国大学校门的庄重对称格局,显得自由飘逸,这与大学提倡的教育理念一致。
真理钟也开始试运行,确定在汕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和毕业时被敲响。新校门和真理钟,都是由美籍建筑师林璎构思设计的。
汕头大学真理钟及图书馆外景
那一年9月,我们G座女生宿舍隔壁,多了一个像馒头一样的新建筑——汕头大学气膜篮球馆。这个馆主要是为汕大万变金刚篮球队提供训练服务,该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超大的使用空间、完善的训练条件成为汕头乃至全国闻名的专业体育场馆。
2014年毕业典礼前夕,李嘉诚先生参观气膜篮球馆时还穿上了汕大万变金刚篮球队队服,在球队教练的指导下玩了把投篮。
“相比生意,我对汕头大学更用心”
那一年我毕业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母校,进入了媒体行业。时隔一年,我进入南方日报工作,由于负责教育线条,我和母校汕头大学,又有了联系。
2015年12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启动建院仪式,我有幸参与报道。广以是汕大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办的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
那一年,87岁高龄的李嘉诚先生再度来到汕头参加仪式。我采写报道了《“牛顿苹果树”已开花“中以时间囊”正发芽》。
2016年毕业典礼,邀请到了姚明,当时南方+做了一场直播,那一年李嘉诚先生的毕业致辞《未来就在眼前》瞬间刷屏朋友圈。
李嘉诚先生告诉毕业生们,对闭塞倾向要时刻高度戒备。“贻误资源、时间还未最可怕,你知道我最害怕是什么?我最害怕主观、因循的心向。我们对闭塞倾向要时刻高度戒备,功能凝固及惯性定向的惰性判断,是走向未来的障碍和负累,错误的政策或计划,只会把未来困锁在永无尽头而又徒劳无功的迷惘中。”
2017年毕业典礼,嘉宾莫言金句不断,但李嘉诚先生的致辞《愿力人生》带给毕业生们更多的思考。“愚人只知道‘为’(todo),智者有愿力,把‘为’(todo)变‘成为’(tobe)。”李嘉诚先生告诉毕业生,自律是铁杵成针的意志功夫,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李嘉诚先生曾说“相比生意,我对汕头大学更用心”,除了连续16年如约出席汕头大学毕业典礼,汕大有关的大小事,都是李先生十分关注关心的,对于汕大推行的“全人教育”,李先生也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无限支持。
2017年2月,汕大海洋划艇历时8天8夜,划行640公里,抵达香港维多利亚港,89岁的李嘉诚先生亲自到码头迎接。
2017年12月,由海洋划艇队中的4名90后中国女孩梁敏甜、陈钰丽、黎晓冰、孟亚洁组成的KungFuCha-Cha队,作为中国首支划艇横渡大西洋队伍参与2017年TaliskerWhiskey横渡大西洋挑战赛,她们历时34天完成3000海里挑战赛,打破4项世界纪录。当时为了鼓励队员们,李嘉诚先生还特意拍了一辑视频给KungFuCha-Cha划艇队打CALL,还用卫星电话与队员们加油。
李嘉诚先生也十分关注汕大万变金刚队的发展,他曾多次和教练、球员们面对面交流,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体教结合”的道路,不要因为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机会。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曾透露,有一次李先生在电视机旁整整看了两个小时CUBA的比赛直播,“整整为小伙子们着了两个小时的急”。
对汕头大学是超越生命的承诺
今年李嘉诚先生90岁了,6月28日,他如约抵达汕头大学,又在学校刮起了一场“旋风”。每年毕业典礼前夕,李先生都会走访汕大校园,与学生们亲密合影,这个固定的环节,成为在校许多学生每年都十分期待的一刻。
“今年,会是诚哥参加的最后一场毕业典礼吗?”“我明年是不是见不到诚哥了?”
“诚哥”是汕大学子们对李嘉诚先生的爱称,无论今年是否是李先生参加的最后一届毕业典礼,他对汕头大学所倾注的所有,都将被历史铭记。
截至目前,成立于1980年的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大承诺的支持款项已超100亿港币。对李嘉诚先生而言,汕大永远是一份超越生命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