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半年都没有营收,实在不敢想象它到底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可现在就有这么一家奇葩企业,半年零收入。它就是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它是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电子电动玩具企业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刻,当别家公司都受到波及,业绩不理想时,群兴玩具还能实现净资产收益率高达67%,这简直就是个奇迹。没想到的是今天,它竟然会沦落到半年零收入的地步。
01四次重组均失败
曾经的群兴玩具依靠技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产品还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2012年群兴玩具营业收入达到顶峰,为5.05亿元。但巅峰过后,群兴玩具就开始了下坡路。
玩具生产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盈利空间有限。群兴玩具的产品销量受到了影响,一落千丈。为了摆脱玩具业务亏损局面,保持住公司的盈利能力,群兴玩具不得不放弃玩具生产制造,开始从事玩具渠道经营业务。
然而这块业务在短时期内并没有给群兴玩具带来足够的业务,群兴玩具的职工在逐年减少,从2015年到2017年,职工人数分别为779人、455人、26人,一个苍白无力的数字。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群兴玩具也曾做了多次产业转型,将目光放到了起他领域,进行资产重组。先后涉入手游、核电、新能源动力电池、以及“卖壳”,但这四次重组最后都宣告失败。
02苦苦挣扎求生存
面对群兴玩具的困境,作为群兴玩具的董事长纪晓文对群兴玩具还是抱有希望的。他在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会尽快开展渠道经营业务,力争2018年能将群兴玩具扭亏为盈,产生相应的营业收入。
而对第二主业,群兴玩具也从没想过放弃,他还积极在能源、环保、军工、数据、互联网、医疗、教育、高端装备制造等各行业、各领域寻求投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第二主业来确保群兴玩具的持续发展。然而到目前来看,似乎群兴玩具还没有通过玩具渠道经营业务实现营收。
经历了四次重组失败的群兴玩具,未来能否像群兴玩具的领导人期望的那样,通过群兴玩具人的努力将营业额扭亏为盈,实现逆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