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计盈利3400万到实际亏损2.15亿元,嘉应制药的业绩报告犹如“过山车”。
2018年1月30日,嘉应制药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称,估计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900万元到亏损6900万元,与嘉应制药三季报的预计全年盈利3400万元~3800万相比出现大幅下滑。
在4月23日晚间披露的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与此前发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数据仍存-1.5亿元差异值。
对于出现差异的原因,嘉应制药称,在财务报表相关财务数据经审计确定后,拟对收购金沙药业标的资产64.466%股东权益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2.4亿元。
事实上,这是上市10年嘉应制药的首度亏损,2013年并购金沙药业后,嘉应制药的净利润从800万元增长到了1.3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如今,嘉应制药亏损的2.15亿元已经将并购金沙药业之后三年的净利润蒸发一空。
对此,4月25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嘉应制药证券部,对方表示详情可参见公告。
子公司金沙药业商誉减值2.4亿
4月23日晚,嘉应制药发布2017年财报称,公司去年实现营收4.68亿元,同比增长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489.26%。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实际经营业绩与此前发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预计数据存在-1.5亿元差异值。
对于出现差异的原因,嘉应制药称,2018年2月28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时,金沙药业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在财务报表相关财务数据经审计确定后,拟对收购金沙药业标的资产64.466%股东权益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2.4亿元,影响净利润2.4亿元。
据了解,嘉应制药的产品主要涉及咽喉类、感冒类、骨科类以及风湿类中成药,主导产品有双料喉风散以及重感灵片。
财报中,嘉应制药称亏损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人员工资等上涨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导致子公司金沙药业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净利润下降以及公司对并购金沙药业产生的合并报表商誉计提大额减值准备。
并表业绩增厚3亿商誉埋雷
事实上,这也是嘉应制药自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长江商报查阅嘉应制药财报后发现,自2007年上市以来至2013年收购金沙药业前,嘉应制药的净利润表现一直较为稳定,处于8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之间的差额均在200万元左右浮动。
2013年2月17日晚间,嘉应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8.34元/股的价格,向江苏中医科学大学控股公司、长沙大邦日用品贸易公司以及7名自然人发行4831万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金沙药业64.47%股权,购买完成后,金沙药业将成为嘉应制药的全资子公司,完成并表。
当年,嘉应制药的净利润达1.39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超1亿元。
对于净利润大增的原因,嘉应制药称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金沙药业64.47%股权的收购,金沙药业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后,从11月份开始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此后,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嘉应制药的净利润均超过了5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带来利润增长的同时,嘉应制药收购金沙药业也带来了3.61亿元的商誉。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如今,嘉应制药亏损的2.15亿元已经将并购金沙药业之后三年的净利润蒸发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