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数字经济 >> 正文

腾讯信用分存合规争议紧急下线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2018-02-04     浏览:

  • 字体:

对于何时上线、是否因监管叫停等问题,腾讯信用官方并未给出回复,仅表示,“腾讯信用全国限时公测活动已经结束”。

近年来,腾讯一直大力推广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个人征信方面却显得相当谨慎。在2015年获得首批个人征信试点资格之后,相比于其他试点机构,腾讯征信动作稍显迟缓。而此次腾讯信用分全国公测仅一天就下线,在分析人士看来,腾讯信用分的推出时间正好撞上了监管枪口。

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田杰表示,腾讯信用分下线主要涉及到数据采集端和场景应用端两方面的问题。在数据采集端,田杰分析,严格意义上的征信是能且仅能采集信贷数据和个人基本数据,而腾讯信用数据的主要维度包含了社交维度和财富指数,这有可能涉及到了用户隐私,授信机构可以使用各种方法采集用户数据,但是征信机构不行,就连央行征信报告都不能采集用户的财产状况和社交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讲市场中的各类信用分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包括芝麻信用分。

在场景应用端,目前腾讯信用接入的金融产品包括微粒贷、微乐分、即有分期、招联金融等。据了解,既有分期平台也有现金贷产品,而现金贷业务正处于监管整治期。田杰指出,央行多次发声信用分的场景应用要慎重,不能将人分层,目前腾讯信用和芝麻信用倒是没出现用户分层的应用场景,但这两家高度相似,如果应用场景出问题的话,芝麻信用也可能受到影响。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也表示,早在2017年4月,监管就曾强调个人征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三原则,其中曾提到“征信业务活动应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政治上的正确性。不能当做把人分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工具”。从历史经验看,过去监管也曾叫停过一些信用分产品针对不同得分群体给予的差异化便利活动,出发点也是如此。

信用分再惹合规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强监管、持牌经营的大趋势下,腾讯信用分被监管叫停并不意外。芝麻信用在发展道路上也是多次碰壁,例如,机场安检快速通道就曾引发特权争议。今年初,支付宝推出年度账单时,也因涉及芝麻信用的用户授权而引起风波。

市场上对信用分的合规一致存在质疑。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也曾提到信用分的问题,他指出,八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规则不了解,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披露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的现象。

据央行公示的最新进展,市场俗称的“信联”确定名称为“百行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受理。“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八家个人征信牌照试点机构入股。田杰认为,短期来看,信联成立并不会对八家试点机构构成影响,因为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仍未发放,市场中还是没有个人征信机构,严格说来,个人征信市场还不存在,也没有办法监管各家机构仍在合法的前提下继续推动各自的征信探索工作。真正能给市场带来影响的是发放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一旦牌照发放,就标志着其他机构无权采集个人的信用信息,公司名称也无权加上征信或信用二字,要么倒闭,要么转型做信用服务机构。

薛洪言表示,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金融业务强调持牌经营,个人征信领域正式的牌照尚未发放,试点机构的个人信用分能否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应该如何用于消费金融场景等,也需要监管层进一步明确。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