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6个月的猛狮科技(002684)已于11月3日复牌。虽然有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傍身”,但股价走势平平。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猛狮科技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中披露的拟收购的合普(上海)新能源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普上海”)第三大客户深圳市晖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晖谱新能源”),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竟然查不到。此外,另一重要客户上海绽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绽盛”)与合普上海的关系似乎也不一般。
拟购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猛狮科技11月3日发布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显示,猛狮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以12.46亿元购买合普新能源持有的合普上海95.85%股权。此外,公司还拟向不超过10名其他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5.2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猛狮科技拟大手笔收购的合普上海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2亿元,法人为施大海。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充电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猛狮科技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定制化生产特性,加强对下游整车厂客户的开发及培育,扩展原有的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增加对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然而,合普上海的业绩却并不理想。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8月,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931.9万元、-5192.31万元和-1963.56万元。
将客户名称写错?
在猛狮科技披露的合普上海前五大销售客户情况中,2015年第三大客户为晖谱新能源,当年销售金额为749.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89%。
但《证券日报》记者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并未查到晖谱新能源的任何信息。只有一家为“深圳市晖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晖谱能源”)与其名字相近。
究竟是虚构了重要客户还是失误造成的信息披露出错?对于《证券日报》记者的问题,猛狮科技证券事务代表陈咏纯表示,“应该是多打了一个新字,客户就是‘晖谱能源’。”
据记者统计,在重组预案中共有五次提到“晖谱新能源”。如此重要的预案,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其中的错误。陈咏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这个只是预案,所以里面出现一些小问题是正常的。”不过,有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的,也反映出公司做事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
记者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晖谱能源与合普上海的渊源颇深。晖谱能源的董事长为张海莹,此人曾参股过合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合普上海的控股股东,也正是猛狮科技此次的交易对手。资料显示,张海莹一直到2016年6月才将持有的合普新能源科技的股份转让予他人。
重要客户与合普上海关系几何?
事实上,合普上海另一重要客户上海绽盛与其关系似乎也不一般。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1-8月,上海绽盛对合普上海的销售金额达到7315.56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40.22%。此外,上海绽盛2015年也以64.10万元的销售金额位列合普上海的第四大客户。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到,上海绽盛的法人代表为刘晓晴。2015年11月,刘晓晴与潘微燕曾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成为上海保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新任股东。其中,刘晓晴认缴出资490万元,占49%股份;潘微燕认缴出资510万元,占51%。
潘微燕曾是地上铁租车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一直到2017年7月才进行变更。而地上铁租车有限公司此前一直是合普上海的控股子公司。直到2017年8月,合普上海将其持有的49%股份转让给上海吉品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才完全退出。那么,上海绽盛与合普上海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对于猛狮科技重大资产重组中的这些疑问,《证券日报》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