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潮汕机场22日开工。本报记者探营潮汕机场施工现场时发现,三支从汶川直接转场而来的英雄施工队也加入了建设大军。由于复杂的地形和超过30米深的淤泥,潮汕机场飞行区、航站区工程的难题落在了软基处理上,施工队伍必须捱过两个雨季的自然沉降。
“平整过的场地,就像切出来的豆腐块一样”
连续几天的降雨后,工地上少见热火朝天的场面,可平整的场地还是让人看出了飞行跑道的雏形。跑道尽头远处有几座小山,挖掘机等设备正在山头上做平整的工作。
揭阳潮汕机场的施工队分散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其中有三支从汶川直接转场而来的“灾后重建英雄工程队”,分别是中南航空港建设公司(广空六总队)、武警水电第二总队、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九工程总队。广空六总队总队长吴和盛告诉记者,十余名干部战士从汶川龙门山镇直接转场到了潮汕机场施工现场,近20台机械设备也一起运到揭阳。
吴和盛介绍说,整个机场的飞行区、航展区工程建设最难“啃”的是软基处理。“施工场地为缓坡垅状丘陵区,地形非常复杂,淤泥最深达到30米。”吴和盛介绍说,由于机场跑道等功能区域对软基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施工时必须通过砂桩地基处理,把水汲干,通过加压把淤泥挤出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软基处理上,我们必须等至少两个雨季结束,使泥土得到充分的沉降。”
潮汕机场昨日全面开工,广空六总队负责的前期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标段任务也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平整的场地,就像切出来的豆腐块一样,摆在那里一眼就看出来了。”吴和盛说。在他看来,他所在的队伍可以在震区龙门山镇建起广受赞誉的“五星级幼儿园”,在潮汕机场一样可以做出优质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