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潮人与豆干

    来源:家园梦拾    作者:李汉庭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豆干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食物,在潮人心目中,其意义又非比寻常,不管婚丧庆吊,红白喜事,年节祭祀,件件离不开豆干。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
  人生整个过程,是与豆干为伴的。孩子出生9日(男)或12日 (女),要“开荤”,必备甜豆干拜公婆。往后每年七月初七,加上冬节、过年、元宵,一年拜4次公婆,至15岁出花园,每次都要甜豆干。孩子开蒙入学,从前要吃甜豆干煮葱,或加一点芹菜。出嫁、娶亲、头返厝,各种仪式都要甜豆干。年年生日,甜豆干是少不了的。人离世,事事要用豆干。有一句话,叫“亲视含殓”,这是孝子对公众说的,意为自己守礼致孝,已尽人子之责。“含”,潮汕人叫“饲生”。在大殓之前,备一小碗白米饭,一小碗生豆干,孝子们按顺序,用竹筷各挟一点米饭和豆于,放在逝者口里,还念念有词:“你饲我大,我养你老。”其实,死人几乎都口不能张,要“含”也“含”不得,那点干饭,只能放在嘴边,十分难看。“殓”,则是盛装人棺。
  整个治丧期间,时时要用豆干,所有的“五碗头,必有一碗甜豆干,至三年服满。倘是有钱人家,每年还做娩忌(冥诞),仍然要用甜豆干。一般人家,只做一次娩忌,在死后头个诞日。
  此外,十月半拜五谷神,也用甜豆干。其它年节的豆干,便不用加红糖。
  一年中有好几个节,也有若干公忌,豆干是必需品。各种鱼菜,可多可少,想买什么便买什么,悉听尊便。“瓜菜代”年月(1960~1962年)无鱼无肉,两碗白菜萝卜,照样可以祭祖,豆干一项却千万少不得。缺了豆干,便是有拜当无拜。那年月豆干是稀罕物,有时买不到,也必须找个番薯来蒙混,切成小方块,像豆干一样。甚至,民间还用豆干凑牲:即是说,祭祀用的三牲或五牲,如果缺少一件,便可用豆干代替凑齐。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民俗中有种种祭神活动,中秋拜月,腊月送灶,所备斋菜中,豆干是少不了的。在佛教信徒眼中,豆干是素食之首。有一句嘲笑人异想天开的俗语:“食三块豆干便想成佛”!
  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小小豆腐(豆干),到潮人手中,变得有点神圣,成为一种象征,不管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它。这种情形世所罕见。
  潮人这种风俗,是颇含古意。在古汉语中,有两个词叫“俎豆”及“笾豆”。“俎”和“豆”都是祭器,或食肉器。《周礼》曰:“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是说天子百官可以各享多少“豆”。百姓呢?“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凡祭礼共豆脯”。《史记·乐书》也说:“簋簋俎豆,礼之器也。”总之,“豆”成为一种礼仪的象征。
  《诗经·小雅》曰:“傧尔笾豆,饮酒之饫”。所谓“笾豆”,是指天子百官每年祭天、祭社稷、祭先农、祭孔的时候,用一种竹和藤制成的豆形容器,盛上枣、栗、桃、梅、芡等仪物,作为祭品。
  另有“饾饤”一词,谓美食陈列。“饾”字潮音今读“杜”,正是豆的古音。此外,以前实行土葬,圹坑开掘后,要先撒豆才下葬。今天建新房,也要撒五色豆才可以人住,说是祭土神。这都是历史的痕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豆”在古代正是一种礼仪的具象。尽管今天的豆或豆干与古之“豆”不是一回事,但潮人的豆干正是继承延续了“豆”在古代礼仪方面的性质。这是潮人守礼思敬的传统方式。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