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平创文强管、小公园开埠区工作深入推进之际,汕大学者专家和学子也纷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并将金平有关工作经验融入到学术研究中。近日,汕大师生根据在金平基层走访掌握的情况,从公共管理科研角度撰写的《如何守住那片“乡愁”?——汕头市小公园改造项目》和《龙眼市场周边区域整治行动》两个案例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金平经验和汕大学术研究碰撞产生新火花,对接下来创文强管和小公园工保育活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汕大学者一直关注金平创文,引导学生到金平开展实地调研,近距离感受文明创建。在融入基层文明创建的同时,及时挖掘了龙眼市场周边区域整治行动和小公园改造项目等金平文明创建亮点,通过学术性分析,为接下来文明创建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多专业性的对策与建议。
金平区在修建并举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缮“潮人精神文化家园”——小公园开埠区,留住历史文脉,恢复百载商埠昔日活力与风采。西堤路骑楼重焕历史风貌,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海内外潮人前来观赏;开埠文化陈列馆经过装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升平路在短短5天内“解封”,美化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周边环境;首期15家知名特色美食店完成改造,新开张迎宾客;城区一批道路、步道修缮一新,让群众出行更安全顺畅……这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变化,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激发了汕大学者的研究热情。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谭康林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案例研究的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基层干部在文明创建和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中的经历和感受,增长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引导学生承担文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通过总结基层经验的方式,将学术理论提炼反馈给汕头城市文明创建实践,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同时,这种融入基层的学习方式让汕大学生受益匪浅,蔡宇驰同学说:“大家都能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创文热情,我们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在基层走访,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新亮点。作为外地人,我对汕头开埠文化也很感兴趣,通过了解、实地体验,我对汕头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也希望能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为汕头创文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