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阶联新力量 >> 正文

“仁风善举遐迩同钦”—陈伟

    来源:《海内与海外》    作者:王学信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陈伟先生旅港积六十载艰苦拼搏,在海内外商战中纵横驰骋,历尽沧桑,备受艰辛,终至事业有成。然陈伟先生素秉中华传统人文之懦学理念,富而不奢,富而不骄,思乡报国,数十年来,始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潮汕桑梓,为粤港诸地频频奉献无尽爱心。其情之诚,其志之笃,令人铭感五内,至为钦敬。
已届耄耋之年的陈伟先生现身心俱健,虽年近八旬,仍精力过人,神采奕奕。早巳功成名就的他,本可在家含饴弄孙,欢娱晚景,但他心怀故土,报国心切,仍频频往来于潮汕各地,为造福乡梓而废寝忘食,慷慨捐输,老而不倦。李义山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伟先生不正是如此吗?

岭南世族大家
乱离备尝艰辛

1925年.陈伟先生生于广东古邑普于大长陇乡一世族大家。其高祖父、曾祖父及祖父惠谷公均以修身齐家、乐善好施、造福乡梓而声名远播,蒙朝廷恩赏“五品卫守府”衔,赏水晶顶戴,恩宠冠于乡里。其子孙亦刻苦攻读,操持实业,多有作为,至今为乡人所称道,视为治家楷模。
陈伟幼时即聪慧过人,居心方正。言行勤谨,中规中矩,虽九岁方入读新式小学,一年后即连眺两级,其后亦年年名列前茅。诸生无不钦羡,祖母及长辈亦宠爱有加,认其为可造就之才。
1937年秋,祖母猝然仙逝,享年82岁,小陈伟至为哀恸;在外来宾客祭奠大典和次日的内亲祭典上,均由时年12岁的陈伟恭读祭文。小陈伟眼含热泪,表情肃穆,将古奥的文言祭文诵读得字字血、声声泪,畅达精准而情挚感人,深为来宾及亲友叹服。乡中父老每谈及此,皆云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时值抗战军兴,烽火渐次波及岭南,至1939年,国内已进入非常时期。正在求学的陈伟眼见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好河山,块垒在胸,忧心若焚,惟叹自身年幼,尚无力上阵杀敌,遂萌辍学之念,拟投奔战时孤岛香港。
1940年秋的一个凌晨,年方15岁的陈伟与乡人一行五人联袂启行。他与母亲洒泪而别,历尽艰辛,来到香港,住进父辈与人合作开创的光利元行。当时,港岛远离战火,仍是一派和平景象,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霓虹幻采,日不暇接。初次涉足现代都市的小陈伟眼界大开。梦想有朝一日能在商界大展宠图.报效家国。作为光利元行家族股东的下一代,小陈伟自不必充当杂役.而是见习行里的商务运作,这成为陈伟先生最早的商界历练。
孰知好景不长.翌年12门8日.日军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向香港英军发动全面进攻。战事历经17天,12月25日圣诞夜,香港沦陷。血气方刚的陈伟虽满腔怒火,却无力回天,其间曾乘船离港避居家园,然万般无奈下,又冒险返回港岛,坚忍待变。1945年8月25日,在盟军摧枯拉朽般的打击下,日本裕仁天皇宣布向盟国投降。三年的苦难岁月结束了,时年20岁的陈伟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商海几经淬砺
诚信立定根基

战后的香港重现繁忙景象,精力充沛的陈伟投身到新成立的家族公司“恒昌元”,从事外汇买卖和进出口业务;在此期间,上海的总公司不时要将花纱运往广州.而他便须前往负责货品销售及资金回收,责任重大,容不得丝毫闪失,而胆大心细、办事干练的陈伟每次都不负公司所托.总能料理得井井有条,毫无差错。尽管商场如战场,他为了抢占商机,常常不舍昼夜,往来奔波于香港、上海、广州、乃至汕头;有时竟因商务紧急,大年初一他还要乘上战时运输机远飞千里调运货物;凡此种种。陈伟不以为苦,反引为荣.历经数载磨练,年富力强的陈伟“崭然露头角”,凸显出他过人的商业秉赋和恪守诚信的为人准则。赢得商
圈内的良好声誉,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46年冬,陈伟先生奉慈母命回乡完婚,夫人郑华出身书香世家。幼读诗书,贤惠善良.闻于乡里、可惜婚后仅月余,陈伟便只身赴港继续为公司打拼。年余后又重聚不足一月,便前住越南,仅留太太独守空房。每念及此,陈伟先生便深感愧疚,然郑华女士体谅丈夫商战之艰难,从无怨言,其侍婆若母.勤俭持家,和睦邻里,芳名远近传诵焉。
1950年,陈伟匆匆离开香港,前往越南西贡.他作为“恒昌元”的代表将长住该市,与某同乡的挂钩公司共同处理进出口业务。当时,越南时局未稳,商务艰难,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此项重要职责,确有勉乎其难之处。然陈伟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兢兢业业,勇为人先,七年之后方结束该公司之代表关系。其后,陈伟赤手寻生计,穷途落魄时,受尽人间冷暖,生活熬煎,以致慈母于此期间在汕头仙逝,亦无力回乡奔丧料理后事,几令事母致孝的他痛不欲生。直至20年后,陈伟先生才在香港沙田伟华园别墅,耗资三百万港元,补办7天7夜追荐先慈功德法会及播迁安葬事宜,以报她老人家养育之恩于万一。
正当陈伟山穷水尽,几临断炊之虞,一位老友上门造访,提议与其合作经营生意。陈伟面露难色,道:“就你所知,我何来资金合作?”老友称:“此是你老本行业务。我相信你。只要答应即可,何须你出本?”于是,两人一拍即成。陈伟迅即与家族公司恢复业务往来,抓住一个又一个商机,其进出口业务亦顺风顺水.渐入佳境,五年后竟饶有资财。
陈伟纵观当地时局,断定战乱有扩大而不可收拾之势,“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遂于1968年初.毅然结束在西贡之一切商务及家业,全数移往香港经营地产生意。他在新界沙田区购置大量田土,以及一家占地万余平方米之沙田市集,一时被称为“沙田地王”:当时香港正值1967年因“文革”波及而爆发动乱之第二年,不少港人纷纷移民北美、大洋洲,土地、物业乏人问津。价格直落谷底,而陈伟却在此时涉足地产,确有其过人之处。其后,香港局势渐趋安定,土地、物业价格回升,而陈伟于几年中所兴建之数幢大厦,亦均以满意价位顺利售罄,所获甚丰,俨然巨富矣。
陈伟先生旅居海外有年,几历风雨,多经淬砺,终以诚信准则与商战决断而事业有成.髫龄时的梦想竞一夕成真。此时的他已成香港商界骄子,然而,他念念不忘故上。时时思念乡亲,尽管在解放初期,夫人郑华曾被划为“不法地主”。祖业亦全被没收,但他眷恋乡梓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他念念在兹,期待着竭尽绵薄,报效家国的一天。

赤子情牵父老
爱心奉献家园

文革结束后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岭南,吹到了潮汕。一天,陈伟先生族亲在港成立的大长陇乡萃涣堂收到家乡父老来信.称拟于乡间兴建侨联宾馆,以供日后海外乡亲回乡探亲访友作居停之所,预算经费需17万元,恳请旅港乡亲大力支持。陈伟闻听,率先捐赠人民币10万元,当时折合港币约40万元。翌年,家乡干部复来信报称,缺乏尿素施肥,恐全乡稻谷欠收,恳请施以援手。殷殷乡情触动了陈伟先生的爱心,他慨然捐赠进口尿素620吨予以支援。当这批优质尿素运抵大长陇乡时,乡人若久旱之得甘霖,喜出望外,莫不额手称庆。
1980年元月4日,身为香港陈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伟先生偕夫人郑华女士,陪同他素所敬仰的商界耆宿、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风尘仆仆回乡参加普宁华侨中学复校庆典。离别家乡30余年后,陈伟首次重返家园,他目睹文革浩劫后城乡经济萧条,乡亲生活困苦,房屋残旧,建设阙如,心情沉重,不禁泫然而涕下。
当时,复校后的普宁华侨中学计划兴建一座大礼堂,普宁县侨联则亟需筹建侨联宾馆及配套现代交通工具,而两单位均无所需资金,相关领导至为焦灼。陈伟先生获悉此事,毅然允诺解决资金难题,当即捐资为普宁华侨中学兴建1500平方米之大礼堂,赠送普宁县侨联高档面包车10辆,斥资百万元合建侨联宾馆,且郑重声明,该项投资日后获利分文不取,全部回馈当地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与此同时,陈伟先生又热心资助普宁相关区镇造桥铺路、改善水利设施,整修多所学校及多处侨联大厦,亦达百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陈伟先生伉俪此次返乡,共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赠300余万元。其后,陈伟先生又相继捐助广州暨南大学20万元、汕头民主党派大楼14万元、汕头侨联大厦10万元,石天坛公园80余万元、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基金会50余万元,以及本乡水利及水泥路工程140万元……各项善举,难以数计。
1985年,庄世平先生眼见普宁医院及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实难满足普宁人民的健康需求,便倡议兴建一座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医院,请海外乡亲热情资助,并定名为“普宁华侨医院”。该倡议即获当地政府支持,划拨上地筹备建院,并成立“筹建普宁华侨医院委员会”,庄老荣任主任委员,陈伟为副主任委员。
在筹建过程中,陈伟先生以其对房地产的专业眼光,发现最初设计的规划图纸存在诸多弊端,遂殚精竭虑,旦夕苦思,不负庄老及筹委会成员委托,终于提出最佳设计方案,避免了设计上的重大失误。如今,屹立于普宁市流沙镇的普宁华侨医院,为一幢现代化
的整体综合性建筑,其内部架构既错落有致,又便捷通达,加上一流医务人才、一流医疗设施和一流医院管理,遂成为当地医疗机构中的佼佼者。1994年,该院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二级甲等医院”,1995年又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殊荣,庄老及陈伟先生可谓功不可没。
1994年,当普中华侨医院已毕全功,且正常运作之后,陈伟先生获知一些贫困老区无力兴学,他与夫人郑华女士爱乡恤贫之情顿时由然而生。陈先生伉俪专程飞赴汕头特区,恳请原特区书记刘峰代寻兴学地点,并按刘峰建议驱车揭西县大北山实地勘察,倾资80万元,亲绘图纸,建起拥有2000平方米建筑的新学校。起初,市县领导决定命名该校为陈伟华学校,但先生执意不肯,最后定名“大北山希望学校”,只将校礼常称为“伟华堂”,以为纪念。
翌年12月31日,大北山希望学校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中国侨联副主席庄世平先生亲来主持典礼,省地市县各级领导纷纷莅临,当地民众及全校师生无不欣然、揭西县政府在建校碑志中代表全县人民刻下如许赞语:“陈伟先生爱国爱乡,情系老区,培育英才,泽溥后代,仁心可颂。”其实,这既是揭西人民的心声,也是潮汕人民由衷的感念!

爱港情深几许
心血培育童军

早在1968年,陈伟先生到香港沙田经营房地产业时,即对当地民生极为关注。他大力支持区内潮侨福利会,慷慨解囊赞助该会举办的一年一度街坊盂兰胜会,并在区内向贫困民众捐赠大米和生活必需品,赢得沙田公众的广泛赞誉,被推荐为该会永远荣誉会长。
为彻底解决沙田盂兰胜会所需经费,陈伟先生除了自己连续赞助善款逾百万外,还动员不少热心人士积极参与赞助,并礼聘其为潮侨福利会名誉总理并上台主持典礼。此种举措不仅解决了该会每年百万元经费之所需、且使该会更具影响力。2003年,该会拍卖“福物”作为下届经费时,各界人士竞投高价,—条普通的“长好彩香烟终以18.8万港元拍出。此等豪举恰恰说明,陈伟先生长期主持之潮侨福利会具有怎样的吸引力,以及区内热心人士对该会支持的力度。
不少港人还记得,1972年,港九遭暴风雨袭击导致山体滑坡,—些建筑被毁,伤亡人数逾百。当时香港一家电视台筹款赈灾,首次推出90号车牌竟拍,陈伟先生终以10万港元最高价拍得。此举首开幸运车牌竞拍先河,从此港府便以两位数号码和幸运号码竞拍以募集公益资金,至九十年代,10号以内之单码车牌需以千万港元方可拍得,三十余年来所筹逾10亿港元。
香港童军会是为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而成立的社会义务团体,而童军运动,始于游戏,终于使命,诚如童军运动之父贝登堡勋爵所说:“童军运动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游戏。”童军运动正是借此使青少年挑战困难,提升自我,培养团队精神,从而在德、智、体、群、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有鉴于此,陈伟先生以其拳拳爱心,全力支持沙田区创立童军会,并出资为该会址翻新修葺,初期任名誉会长,继而任会长凡三十载,资助童军运动亦逾百万港元:沙田童军的创立、发展、壮大,无处不凝聚着陈伟先生的心血。在陈伟先生感召下,近五千名沙田青少年踊跃参加童军运动,参与人数之众于全港18个区中名列前茅,而沙田童军运动亦在陈伟会长的领导下,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所举办之活动丰富多彩,引人人胜,诸如野外露营、军事训练、技能培训、旅游参观、体育比赛、联谊晚会、帮助孤老……迭获佳绩,深得好评。
1996年,陈伟先生放下手头繁忙的商务,亲自带领沙田童军前往黄埔军校旧址参观,重温中山先生革命伟业及黄埔军校帅生之历史功绩,并与其他地区的童军队伍欢聚,广泛交流,其乐融融。翌年冬季,陈伟先生再次亲率沙田童军前往家乡普宁,先到普宁华侨中学参加交流聚会,次日赴普宁华侨医院参观,随后拜访普宁市政府领导,获热情接待,最后转道揭西县,参观大北山希望学校,并参加该校两周年庆典活动。两次随陈会长异地旅行交流,使参与者广增见闻,收益甚丰,无不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鉴于陈伟先生对沙田童军运动的卓越贡献,港府特向他颁发了香港童军功绩荣誉十字奖章,1999年,陈伟先生荣获香港童军最高荣誉——青龙勋章,由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主持颁奖。五十余年来,陈伟先生在香港、在沙田,热心参与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举不胜举:他资助吴灿林先生成立沙田区圣约翰救护队为社区人群提供服务;捐资支持香港每年举办的公益百万行活动;赞助沙田区少年警讯组每年各项活动之所需经费;出资襄助沙田节、圣诞节、新年等社区节庆所需……迄今已逾千万港元。在沙田,人们最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昔年有需要便找陈伟叔,30年后的今日仍离不开他。”陈伟先生将自己的爱港深情播在了沙田的沃土,也播在了沙田人的心中。

义举惠及粤港
仁风山高水长

1982年,庄世平先生为陈伟在家乡兴建之“伟华园”,诚请羊城书法名家麦华三先生亲撰嵌名联云:“伟功布梓邑,兴学育才,地方叨惠咸嘉誉;华绩扬海外,仁风善举,遐迩同钦俱显荣。”此联语对陈伟、郑华贤伉俪之褒奖,可谓恰如其分矣!
陈伟先生以高洁襟怀,磊落人格,秉儒家“推己及人,为善最乐”之崇高理念,数十年如一日,爱心无尽,善举频频,此中亦有夫人郑华女士之全力襄助。郑华女士蕙质兰心,素以慈善为做人根本,乐善好施,夫唱妇随,诚大家之风范,于粤港各界,口碑不绝。
壮心不已的陈伟先生以一片丹心报效粤港,虽步履匆匆,往来多地,仍“不觉老之将至”。他荣任汕头市四届政协委员、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广州市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侨联青年委员会顾问、汕头历史文化传播基金会名誉会长等诸多社会职务,获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并四次荣获普宁“铁山兰花奖”珠荣;在香港,他是中国香港划艇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公益金成员、沙田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少年警讯名誉会长、新界工商业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籍社团总会名誉顾问、香港广东社团总会荣誉会长……诸多荣衔、职务,殊难枚举。陈伟先生视“振兴中华”为己任,贡献社会各界,踊跃捐输,不遗余力,于粤港青少年之培养,尤为尽心竭力,令人深为感佩。
为落叶归根计,陈伟先生近年于故乡筹建一座颇具规模之“伟华园”。该园古色古香,气宇恢宏,主体建筑融北方宫殿之宏伟与南方民居之温馨干一炉,一窗一庑,廊、厅、柱、石,无处不精;该园外有围墙,内有两侧厢房及彩饰长廊,间以林木、花圃、假山、湖石,皆蔚为大观。惟可贵者,庭院前溪水潺潺,绿畴盈野,呈现一派生机勃勃之岭南田园风光。
伟华园门前匾额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题写之“伟华第”,园内门廊则有北京王遐举、上海周慧珺、广州秦萼生、麦华三诸先生书写之楹联,功力深厚,文采斐然,中华人文之光,焕然可见,从中亦可窥见陈伟先生伉俪对泱泱中华传统文化之钟爱。
如今,伟华园已成为普宁侨乡一大景观,以此为中华文化之载体,当可吸引诸多乡邻及中外游人驻足流连,于赏心悦目之际,感受中华人文之熏陶。或许,这正是陈伟先生独出机杼之所在。伟华园势将与潮汕侨乡共享繁荣兴旺,永世同辉;而先生之仁风善举,亦将与之并世生光,如山之高,似水之长。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