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佳兆业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公布六项审计事项第三方调查的主要结果及独立调查委员会报告。本次公告的发布,意味着佳兆业集团复牌之路迈出重要一步,复牌进程正加速推进,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将恢复股份交易。
在此次调查报告出炉前,一系列的迹象亦显示佳兆业已经全面恢复正常经营。截至2016年12月15日,佳兆业地产集团实现总合约销售300亿元人民币,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3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实现同比增长约289.6%,创下佳兆业历史新高。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佳兆业今年销售业绩的全面回暖,除了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外,也是自身战略调整的结果。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二手房交易价格的环比涨幅中,一、二线城市持续领跑全国。此前,在一二线城市进行大规模市场布局的佳兆业,显然已经握紧这波房价上涨的“红利”。
2010—2011年,佳兆业积极拓展其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以2012年为节点,佳兆业基于敏锐的行业预判,迅速调转“船头”,调整市场策略,开始将发展重心拉回到一线以及省会城市。这一点,在佳兆业2012年年报中亦有所体现,“于2012年本集团再度专注于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的商机,以达致均衡的土地储备组合”。
公开资料显示,当年度佳兆业购入的21幅地块中,73%位于一二线城市。至此,佳兆业已先于市场走势,完成在一、二线城市的全面布局,这也为其后销售业绩的攀升埋下了伏笔。
近一两年,地产格局发生裂变,三四线城市以及商业地产库存堪忧,去化形势严峻,而与之对应的是,一线城市房价的轮番领涨。随着旗下一线城市项目的陆续入市,佳兆业的销售均价开始大幅走高,今年前10个月,佳兆业的销售均价上探至13100元/平方米,据其1-10月的销售数据显示,深圳、广州、上海三大一线城市分别贡献60.27亿元、20.15亿元、16.80亿元,共占佳兆业前10月总销售额的36.8%。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之后,二线城市经历了一轮房价、地价的快速上涨。位于华中、华西、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在售项目为佳兆业创造出逾六成的销售额,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地销售业绩明显上涨,盘活了在二线城市的广阔布局,再一次为其注入充裕的现金流。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目前土地市场热度走高,佳兆业拥有大量优质土地储备的优势将愈发显现,依据公开数据粗略估算,其丰厚的土地储备足以维持企业未来三四年的正常运作以及发展需求。
此外,2016年佳兆业继续发力,在一线以及具备良好发展**的二线城市拓展多宗地块。佳兆业方面透露,其现行的土地拓展策略在公司内部被概括为“3+X”战略。“3”即以北京、上海、深圳为核心城市,打造三个核心都市圈,辐射周边一小时车程或轨道交通的中小型城市。“X”即核心城市周边及部分热点城市如广州、武汉、成都、南京、苏州、重庆、长沙等。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持续分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耕热点城市住宅市场,可以为佳兆业下一轮业绩的大爆发再度布局。
上海是佳兆业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佳兆业在上海项目数量已达8个,未来佳兆业金融中心等项目也将陆续推出市场,业绩可期。2016年6月6日,佳兆业与上海嘉定区政府正式签订《嘉定区徐行镇徐行村徐南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合作协议书》,进一步补充了佳兆业在上海的土地储备。
在总部所在地深圳,佳兆业手头,像佳兆业·山海城、平湖佳兆业壹号、横岗雅俊等项目,在市场上都被视为不可多得的优质土地资源。
“可以说,佳兆业近些年积攒下的家底,不论放眼深圳,亦或是全国都算得上是非常上乘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3+X”战略框架下,佳兆业的总体运营策略趋于稳健,土地储备结构将得到持续优化调整,这将有利于佳兆业在重点区域获取较为扎实的立足根据,维持稳定的市场体量以及核心利润增长点。
佳兆业方面亦表示,所购买的土地都是适合发展的,这一拿地策略是做到高利润的保证。另一方面,通过高速周转的发展思路,实现项目尽快推出销售,节约成本,同时也可规避市场风险。公司未来仍将继续寻找合适的项目,收购兼并、合作开发等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会成为佳兆业拓展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