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阶联新力量 >> 正文

苦难人生 林世铿终成正果

    来源:中国商帮传奇    作者:黄杉、管琼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在取得成就的潮汕人中的确有一些是承接了祖上的荫庇,但更多的人是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玩命打拼,这些人从一穷二白,甚至从苦力做起,最终搏得家道殷实,成为巨富,林世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苦难童年
  
  林世铿出生于惠来县西部的葵潭镇。这是惠来、普宁、陆丰三县的交界点,广汕公路要冲,也是闽粤陆路咽喉,潮汕门户,省城和香港进入潮汕的“桥头堡”。
  葵潭三面环水,龙溪河、高埔水、崩坎水玄州汇合成龙江河干流,注入南海。东面是969米高的望天石,南面是海拔410米的三清山,两山遥相呼应,构成风光旖旎、千娇百媚的绵绵风景。
  由于水陆交通发达,葵潭很早就是区域商业中心。自古以来,这里商铺林立,集市贸易繁荣。葵潭人的商业意识极为浓厚,经商历史源远流长,林世铿的父亲林四川就是开小杂货店的小商贩。
  林世铿生于农历辛未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由于生活贫困,小哥林腊里从小就卖给他人。 1943年,二姐又在大饥荒中活活饿死。
  在他出生后三个月,父亲被国民党军队枪毙。那年其母才30岁,大哥亦刚好十岁。
  其后,母亲带着兄妹开荒种地,以种蕃薯、蔬菜为生。正是生活的贫穷使林世铿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小小年纪就为生计拼搏。
  葵潭盛产竹子,编造精巧竹器是当地人一项重要的谋生手段,当地人编织的竹筐、竹箩、米筛、竹筛也非常精美。林世铿六岁时就跟着哥哥学习编织。由于他勤奋好学,又懂事,编织手艺学得又快又好,每天能编十顶竹笠,一个大人也不过如此。贫穷的生活使林世铿不能像别的小孩子一样读书上学,直到14岁那年,大他10岁的兄长已能立身养家后,才送他进学堂读书。当时,在同班学生中,他要大别人很多,这是他没过多久就不愿再上学的重要原因。
  一天,邻居阿婶看林世铿实在饿得慌,太可怜,就让他在家吃刚煮的粥,而这对小林世铿来说简直是过年都难以吃到的上等佳肴,他吃了一碗又一碗。阿婶见他如此狼吞虎咽,一个劲地劝他不要急,慢慢吃。但饿极了的林世铿哪里听得进,直吃到肚子发胀才停下来。吃完之后,他向阿婶叩头致谢,然后回家。没想到刚进家门,在饥饿了数月之后、一下子太胀太撑肠胃就翻天覆地地膨胀开来。剧痛使他休克过去,幸得村里长辈的及时抢救,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大荒之年,林世铿数次被饥饿和劳累击倒,一次与小伙伴一起在田野捡番薯,突然一阵饥饿使他跌倒在地,昏迷不醒。饥饿是“有益”的,晚年的林世铿回忆起当年的饥饿,他觉得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摧残,同时又是对生命的磨炼。一次次与饥饿的搏斗就是一次次对生命的挑战,正是这种挑战使他在后来创业的过程中不畏困难,跌倒后又能站起来。
  
  闯荡人生路
  
  惠来一带含有丰富的锡矿。1937年,位于葵潭西南部的西岭村农民无意中发现锡矿之后,就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开采者。葵潭镇成了周边矿山运转中心,相当繁荣。
   1946年,林世铿辞学到矿山洗锡尾,帮助母亲养家糊口,这一年,他才15岁。
  洗锡尾,就是将已经选过的残存的锡矿土重新筛洗,洗出锡石拿到收购点去卖。
  与其他洗矿人相比,林世铿尽管年纪很小,但却十分聪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一只机灵的山老鼠。他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不是像别人一样盲目地抢到一些残剩矿土就拿去筛洗。他专挑一些被矿工认为含量少而弃掉的矿土,这些矿土由于未经筛选过,比那些尽管含量高但经过筛选的矿土含量却高的多。他根据耳濡目染的经验,察看矿脉方向,观察含矿土质,自己寻找矿石矿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居然小有收获,真正找到含量更高的矿土。在矿脉附近的水流山河,他发现山洪雨水往往冲下一些沉淀的锡砂泥土,不仅含量高,而且筛洗非常方便,所以,他洗锡尾的收获总是比别人多得多。
  在几年洗锡尾的生活中,林世铿的聪明才智又一次得到公认是他修建的两个洗矿池及对洗矿工具的改进。
  在仔细观察矿工洗矿之后,他根据当地地形在水源丰富处挖了两个水塘,无偿地提供给矿山的矿工筛洗。由于地势选得好,矿工都喜欢在他提供的水塘里筛洗,洗后遗留的矿土成了林世铿淘金的宝贝。另一方面,他动脑筋设计了两个新洗槽,改变了过去因容量小、筛选困难而造成浪费的小洗槽。
  从此以后,每天别人只能洗一斤锡石,而他却可以洗五斤之多。
  
  初涉商海
  
  流沙镇是—个手工业和商贸业非常发达的小镇。当时国家对零售商业还未开始整顿,各式各样的铺店遍布流沙的大街小巷。
   1953年,林世铿带着未婚妻提供的准备结婚用的两对金耳环作为经商本钱,在惠来路开了间日杂店,铺号定名为“同康”。由于流沙日杂店很多,竞争本就激烈,加上惠来路位置相对偏僻,店面又小,而林世铿本钱又有限,店里只能经营一些夏布、蚊帐布、草席、草纸等牛活用品,生意并不好做。
  林世铿没有被闲难口吓住。他知道就实力而言他抗不过闹市区的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店。经过观察,他发现,送货上门下乡,因为得利薄,又辛苦,大店根本不做这个牛意。俗话说,占个市场角,胜过走南闯北。于是林世铿的目光牢牢地盯在了附近农村和铺店周围的每—个家庭。他登门串乡,挨家挨户,—村—寨地去拜访推销,服务既周到又热情。把日用百货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他在经营上还另辟蹊径,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每到一个村寨,就与当地的看日先生联系,取得乡人办喜事的信息,立即登门推销。碰上办喜事来不及做蚊帐的,他就找师傅按尺寸做好,待黄道吉日及时送上门去。由于服务好,推销到位,“同康”号的名声越来越响,生意日渐红火。
  正当林世铿生意越做越顺时,1955年夏,国家开始对城乡私营零售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林世铿只好关闭苦心经营两年之久的“同康”号商店,回到葵潭。
  
  在屈辱中离乡背井
  
  从流沙回到葵潭,林世铿结了婚。但他并未就此安心在家过日子。不久,他又到口门镇采矿,并稀里糊涂地被人拉着偷渡了一次香港,但未成功。再次回到葵潭后,他进了镇办农具厂。1958年大炼钢铁时,由于他在矿山及农县厂的工作经验及技术,他成了“土专家”,并被任命为镇兴农炼铁厂的副厂长。
  那段时间他干得十分投入,一心扑在工作上。但由于与厂长之间的矛盾及当时的政治气候,他被莫须有地扣上了“破坏大炼钢铁”、“破坏党的领导”、“看不起共产党”的帽子,后来,又被“指控”贪污工人生活补贴30万斤大米、 60万斤番薯。尽管这是天方夜谭式的故事,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林世铿根本无法逃过接踵而来的灾难。一连数月没日没夜的批斗会让他痛苦不堪。后来还是一位相熟的省矿务局领导为他说了句公道话,他才被结束批斗,改交派出所处理。
  一个月后,由于未查出任何证据,林世铿又被调到普宁机械厂边劳动边接受监督。一些来看望他的朋友们又一起谈起到香港谋生发展之事。这一次,受尽屈辱和苦难的林世铿终于铁了心。
  
  打拼香港
  
   20世纪50年代正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鼎盛时期,与潮汕老家相比,香港的舞台更大,机会更多。
  林世铿投奔了住在香港石硖尾的老乡,并在同乡开办的塑胶厂找到了工作。当时塑胶饰品深受人们喜爱,极为畅销。香港塑胶花生产占了国际市场的80%。今日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闻名世界的“塑胶花大王”。在香港的塑胶花生产中,潮商开办的企业又占了50%。
  从小就吃苦耐劳、聪明勤奋的林世铿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全部流程,深得老板赏识。但打工并不是林世铿的人生目标,他想自己做老板。在有了一定积蓄之后,他谢绝了老板加薪挽留,购置了一台二手压塑机,开始独立创业。
  尽管他艰辛拼搏,但却未得时机青睐。正当他刚刚起步之时,由于塑胶花供大于求,市场逆转。塑胶花大量积压,根本没有销路。林世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只得关掉机器,另觅出路。
  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林世铿经过认真思考,不断总结经验。他说:“人是需要不断努力的,当身处逆境时,不要灰心丧气,而要更加努力拼搏。”然而拼搏不能是盲目的,任何一项投资都必须切实把握时机,把握市场。
  林世铿不缺乏做人的刚毅。但在经济社会中仅有吃苦耐劳的品格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有眼光,有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头脑。
  他再一次成为打工者,但仍梦想成为老板。
  当香港的服务业和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林世铿看中了“水喉”行业。经过潜心了解和调查之后,他开始行动。他找到挚友,将经过认真思考的计划和盘托出,希望朋友给予资金支持。
  在听了他的规划之后,朋友当天就给他筹措了需要的20万港币。1962年夏天,林世铿的“水喉”公司在新界创立。
  公司投产后,林世铿身体力行,手把手教工人,而且严把质量关。自己又当操作工,又当推销员,送货、采购样样都干。由于产品质量好,服务又热情,不仅工人乐意跟他干,客户也相当满意,局面迅速打开。
  但林世铿并未满足,危机和前途始终是他头脑中绷紧的两根弦。他觉得“水喉”的局限性太大,他需要一个更能大展拳脚的舞台。
  还在“水喉”生意红火时,他就将企业转让了。
  羊毛衫绣花和制衣业那时已在香港悄然兴起,不少卓有远见的潮商也开始转向这一行业。林世铿就是其中之一。
  林世铿的工厂起步时,只有三台绣花机和三名机绣工,以及在慈云山下的一间简陋厂房。但与他人不同的是,他专门重金请了技术人员研究、比较、设计,他要让自己的产品更有新意,更引人注目,更独特,更有市场。他在羊毛衫的绣花上狠下功夫,使花朵更醒目,美观大方,独具魅力。果然,他的第一批加工产品就获得客户的高度赞扬。
  林世铿说,谋事在人,成事在质量,发展在信誉。
  
  益丰制衣
  
  香港的塑胶花制造业衰退之后,人们纷纷转产,重新寻找出路。纺织成衣业是香港的经济龙头,故而人们纷纷向其靠拢,以此为发展依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香港作为自由港的经济优势慢慢显现出来,百国万商都选择这里作为发展的重要据点,为香港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从塑胶花制造中退出来的许多香港潮人也纷纷转入加工业。
  林世铿没有资金。因为投资生产企业,就意味着资金不能断口,必须源源不断地承接。幸好,他在过去的几年中建立的良好信誉帮了大忙。朋友们借给了他启动资金。
  他在慈云山道23座的地下室租了三间只有80多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六台被人淘汰的九五型衣车,招了六名车工,一名技术人员,开始代人加工的生产运作。
  每天早上,他必须5点钟就起床到制衣厂去领原料。制衣厂的老板也很谨慎,要求他做一天拿一天货,而且要保证质量,否则还要赔偿。
  在半年的时间里,林世铿就获得同业的广泛好评和信任,制衣厂的老板都愿意与他合作。由于欣赏林世铿的人品和信誉,一位制衣厂的吴老板有意帮他,给他的加工条件很宽松。这当然是像林世铿这种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求之不得的事。
  林世铿信守诺言,按时按质交货,双方合作非常愉快。到了1964年夏天,林世铿的成衣加工厂已发展到25台马达缝衣车,两台裁车,20多名熟练车工。
  诚、信使他获得人们的尊重,然而太过善良亦使他栽跟头。一天,一名姓邓的小业主上门找他,称急需几百件成衣,希望他能帮助,而且要在成交交货后,才付原料钱和加工费。对方表现出的诚恳和哀求终于打动了林世铿,林世铿向吴老板借了原料,为其尽快赶制了几百件成衣。然而邓姓人却一去不复返。此后,债主又找上门催债,逼得林世铿几乎破产,想跳楼自杀。好在他最终还是坚强地挺了下来,将全部成衣以极低价格卖给专营旧货的批发商,然后在吴老板的支持下重头干起。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这一事件,林世铿悟出了一个道理:“发展事业靠的是艰苦奋斗,要三思而进,心血来潮、忘乎所以就会栽跟头。”
   1965年夏天,厂里18岁的女工郭玉英嫁给了他。
  也就在这年秋天,美国雅美公司老板到香港考察时,经吴老板介绍,特地看了林世铿的加工厂,对林世铿的经营大加赞赏。
  香港的加工业在20世纪50年代未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60年代中后期进入整合调整,许多小型加工企业遭到淘汰,而林世铿的加工厂不仅得到稳步发展,而且还得到美国雅美这样一个制衣行业的大跨国公司的青睐,这在当时的香港成衣加工业真是不小的震动。
  这年底,林世铿扩建了厂房,并将自己的企业命名为益丰制衣厂。
  雅美公司是—间跨国服装制造销售企业,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相当高。林世铿生产的服装全部包销给雅美,然后再由雅美销往世界各地。“哈那衣”(劳动服)就是益丰的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相当高。过去,由于林世铿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故而对市场的直接了解相当少,当生产稳定之后,林世铿首先决定到欧洲走走,他用—个月的时间考察了欧洲七个国家28个城市。在莫斯科,一家商场的经理得知林世铿是“哈那衣”的生产者时,立即表示了钦佩及合作之意。而通过考察,林世铿也将前苏联及东欧地区作为自己的重点目标。
  林世铿扩大了厂房,企业工人也增加到了数百人。
  更重要的是他生产的“哈那衣”成为欧洲市场的宠儿,独占前苏联,走俏东欧。他全力投入生产,还是供不应求。在整个70年代,益丰制衣厂销往前苏联的“哈那衣”每年都在1 000万件以上。
  有人戏称,林世铿是“一衣”占市场,“一衣”定天下。
  实际上,由于在前苏联打开了市场,当时的整个以苏联为中心的阵营都是益丰的市场,像越南市场批发销售的棉衣 80%~90%都是益丰产品。
  
  皮革制品
  
  林世铿在服装行业取得成功,但他并没满足。
  雅美公司老板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建议他生产皮革。
   1965年的香港还没有一家皮革生产厂。内地有大量的生皮原料,生产技术较差,皮革产品难以与国外竞争,故只好以生皮出口,进口高档皮革产品。
  林世铿以敏锐的眼光看出这的确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于是决定先行一步。
  从西德引进皮衣生产设备,从美国聘请了皮衣工程师,从法国请来了服装设计师。
  林世铿说:“皮革当时主要的市场在欧美,产品要与欧美产品竞争,就必须保证其上乘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得最好,而且产品本身得符合市场需求。”
  由于刚刚起步,美国工程师建议他从生产兔毛服装开始。他采纳了这一建议。他说:“做任何事,你不能绝对保证成功,但可以尽量做得最好。”
  当年底,他的第一批优质的兔毛服装运到美国,受到了经销商的高度赞扬,不但销路好,还为下一年拿回数量可观的订单。
  当服装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建议他从法国、意大利进口优质兔皮时,他一口应允,并以最快的速度、最新款式、最好的质量向市场推出第—批产品。
  产品一面市就销售一空。林世铿说:“当你的一切做到位了,市场的回报是自然的事。”
  当他的产品一批批推向市场后,订单也如雪片般飞来。于是他又在新蒲岗工业区购买了一幢厂房。
  林世铿的企业规模扩大了,其皮衣制品也在欧美获得极高声誉,被划为一流品牌。
  
  抢占内地商机
  
   1966年,内地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而且波及到香港,许多企业家对前景悲观,林世铿却反而看好内地市场,寻找发展机会。
   1967年,他参加了秋季广交会,进一步坚定了从内地进皮革原料的信心。
   1968年,在春季广交会上,他结识了国家的一位副部长,并被邀请到内地购买兔皮。当他抵达北京时,副部长宴请了他,同时会晤的还有四位相关部门的副部长。当时,林世铿真是百感交集。随后,副部长陪同林世铿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十来个盛产兽皮的省区。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远销法国、意大利的兽皮也是内地出口的。
  在山东,他每年签订的黄狼皮购货合同金额在亿元以上。 1972年,他订购了北京地区的所有山羊皮。
  正是由于抢先一步与内地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973年,当香港的皮料紧缺时,林世铿却能从内地得到上亿元的皮料支援。
   1969年,益丰仅仅生产皮衣的工人就达到2 000多人,已成为服装界的大企业,而林世铿也早已是千万富翁。原来的厂房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他在新蒲岗五芳街23号的纬纶大厦购置了五层楼8 000平方米的厂房。
  以后,雅美老板多次专程到香港找他,联系合作拓展欧美市场的事宜。双方携手,益丰成了名副其实的香港皮衣生产的旗舰。
  林世铿获得成功的基石是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不论是起步的初级阶段还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他对技师的一丝不苟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973年,一大批从内地发来的兽皮均是次品,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此事最后通过总经理办公室,才得以妥善解决。
  当时,香港皮料紧缺,市场上根本购不到货,皮货商纷纷找上门向他要这批货,但他坚决不卖。一位相熟的商人要求他哪怕出让少量也行,而且给他加价。但林世铿说:“这批皮革质量不合要求,卖给你是坑害你,也坑害别人。”
  这位皮革商以为他想赚钱,就将价格从每张皮2元升到 3元。
  实际上算算账就可知道,只要他肯转手就可毫不费劲地稳赚几千万元。但林世铿说:“这些货是国内买的,转销出去,尽管可以赚钱,但却坑了人,自己的信誉也就没有了。这种损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因为自己一生的成功就是有信誉这个基础。”
  所有优惠的条件和价格,他都婉言谢绝。尽管这批货的问题拖了好几年,但林世铿认为,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比金钱更重要,失却了信誉,不用说企业断了生命线,做人的前景也断送了。林世铿靠着诚信,一步步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1982年,他让儿子为先锋挺进美国市场。在内地,他也—直与有关方面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在家乡投资办厂。目前,他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他将这种诚信和创业的优秀品质也传给了下一代,他的六男二女八个子女均是在美国读的大学。大儿子林金招毕业于美国人学经济系,将美同的公司发展得蓬蓬勃勃,使益丰产品每年在美国销售均达数十万件。
  尽管儿女们已相继成才,自己年龄也已逐渐大了,但林世铿依然精力充沛,将许多时间投入到自己开创的事业中。他说:“只有不思考的人才会真正衰老。”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