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产风云 >> 正文

旅游地产或成房企新“蓝海”

    来源:南方网    作者:费凡    2016-08-16     浏览:

  • 字体:

近年来,多家传统房企把目光投向旅游地产领域,一些上市公司也跨界进入旅游地产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传统房地产业面临压力日趋加大,而结合旅游、文化等项目,传统房地产行业业务模式可以得到改变,盈利空间增大,尤其是“旅游+地产”衍生出来的附加价值。

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随着房地产行业出现新的变化,拿地、建房、销售的模式面临革新,附加价值、衍生价值等被行业所重视。旅游地产兼具房地产开发和旅游项目运营,成为很多传统房企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选择。

传统房企规避风险

过去一年,旅游地产成为部分房企大佬角力的重要战场,据克而瑞旅游地产事业部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2015—2016年)》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新增的736个旅游地产项目中以房地产开发与建设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约占80%,其中以万达、碧桂园、恒大、绿地、万科等大型房企为主。

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向旅游地产领域的原因在于传统地产遇到的困境,自身规模受限加之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在内的利润数据几年间都在直线下滑,特别是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上半年出现已经降到个位数的情况。另一方面,为了能够规避市场调控风险、占据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政策红利天然的传染性,旅游地产成为房企救赎与重生的选择。

旅游地产持续升温

2010年以来,在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与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旅游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现较快发展。据统计,2015年全年旅游地产实际完成投资额高达9302亿元,数据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旅游地产项目数量增速则大幅回落,全年新增旅游地产项目数量仅为736个,增长9.2%。

从旅游地产开发企业数量来看,2015年新增的736个旅游地产项目分别由601家企业投资开发,旅游地产已然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蓝海。低廉的旅游地产地价和较为丰厚的企业利润;相对较少的国内旅游地产竞争者产生的有利市场优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型出行方式是旅游地产快速发展的三个核心因素。

多类模式转变资源

在旅游地产的分门别类中,第一类是以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标的旅游主题地产,多建在旅游资源突出的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依靠旅游资源,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此外,旅游度假地产也很流行。这类地产项目一般远离市区,完善配套是项目开发的前提,变观光为度假,实现旅游资源向地产价值的转变是项目成功开发的关键。

同时,很多文化小镇也是旅游地产的一种,这些小镇既提供旅游服务功能,又为当地居民提供公共生活服务,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及自然景观等资源。目前,很多开发商也选择做文化创意综合旅游地产,通过将文化、旅游和地产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人文内涵和建筑风貌的文化旅游区,并通过商业、住宅、酒店、公寓、商务等项目的导入,逐步趋于多元化、综合化。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