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上海、香港这样的繁华之地,高端超市仍面临“天有不测风云”的尴尬。据Hermann中国零售微博爆料,李嘉诚香港长和集团属下屈臣氏集团的食品零售业务百佳超市,其位于香港东港城的百佳Taste精品超市将于本月14日正式关闭。
据悉,新鸿基旗下的东港城于1997年开业,2007年日本永旺旗下吉之岛百货关闭以后,东港城主力店换成了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百佳Taste精品超市,面积达63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百佳在香港开设的最大门店。
这家香港最大的百佳Taste精品超市为何突然宣布关店?据知情人士爆料,百佳最近在香港地区大力关店。除了关闭东港城百佳Taste精品超市,在香港新界将军澳方圆500米内的两家面积约300~400平方米的百佳社区店也已相继关闭,加上此前关闭的明德屯百佳社区超市,如今,香港地区只剩下厚德商场的一家刚刚换位置、升级、体量更大的百佳超市。
发展后劲不足
事实上,百佳超市关店浪潮已在全国蔓延已久。2016年3月,百佳超市成都新城市广场店、来福士Treat店、国际金融中心店三店齐关,标志着百佳超市彻底“消失”成都;2016年2月,继百佳康王路店关闭后,广州百佳中旅店也正式关闭;也是在2016年2月,经营约12年的百佳超市东莞聚福店关门结业。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业内人士如此形容百佳超市,作为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零售商,百佳超市的发展显得后劲不足。1984年,百佳超市首家门店在深圳蛇口开业,而彼时,内地零售业还处于柜台式售货的初级阶段。
从经营模式来说,百佳超市首次将一站式购物服务引入内地,让顾客可以在同一店铺购买一切生活所需。这对当时还盛行柜台式售货的内地市场来说,是非常先进的购物体验。
而且,借助和记黄埔的雄厚资金支持,百佳超市在选址上也力求精益。在东莞开业的首家百佳超市聚福豪苑分店,地处莞城,临近东城,斜对面就是东莞盛极一时的雍华庭商圈。后来百佳超市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多地扩张,选址都是以成熟的核心商圈为主,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三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百佳超市已被大批后来者所超越,无论是比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外资同行,亦或是像永辉超市这样的本土零售企业。一个多月齐关6店,百佳超市的生存前景让人担忧。
事实上,这家香港的老字号超市与其他内外资超市的竞争中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很多去过百佳超市的顾客表示,百佳的购物环境、商品陈列和商品档次确实比较出色,但整体价格偏贵,尤其在促销方面远不如本土超市灵活。而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大型超市相比,百佳在采销规模上存在差距因而采购成本可能更高,价格也就没有吸引力。
精品超市折戟之谜待考
电商冲击,传统零售受到冲击,商超关店虽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此次关闭却是百佳超市发源地香港门店,而且是时下购物中心招商新宠精品超市,百佳此举不免让人诧异。
据了解,百佳Taste精品超市现有5家门店,分别是广州首家门店中华广场店,面积4300平方米;佛山南海万科广场店,面积3500平方米;深圳罗湖区金光华广场店,面积2500平方米;广州正佳广场店,面积6000平方米;珠海华发商都店,面积4080平方米,也是非一线城市首家门店。另外,明年5月,深圳来福士广场时尚购物中心将再开一家百佳TASTE精品超市。
而此次关闭的东港城百佳Taste精品超市店,并不是百佳首个关闭的精品超市,早在2012年,其位于上海古北的Taste精品超市就因选址问题黯然关店。在精品超市成为传统商超品牌竞争有利砝码之际,百佳Taste缘何逆市关店?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精品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入购物中心,但是,占地面积大、低承租能力低、商品价格高昂、类百货品类或并不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然而,中国百货、大卖场早已进入下行通道,精品超市或是招商人员的无奈之选。
爆料人士称,百佳此次关闭的东港城百佳Taste精品超市,其客流量一直不错,也一直颇受附近消费者喜欢,关店的最大可能或还是租金回报问题。不过,对于关店的原因,百佳Taste与东港城方面尚未给出明确解释。
事实上,精品超市发展本身也面临许多尴尬,在选址问题上,繁华商圈租金太贵,如果选高档小区则必须有2万人口的规模才能支撑客流;价格上也不能像国内商超那样以低价折扣吸引人;而采购成本方面,其更是拼不过外资大型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