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潮汕清明风俗由来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潮汕清明风俗由来,扫墓,潮汕人又称“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到处都悬挂着纸钱穴乾隆《揭阳县志》雪。
 
    潮汕地区,清明有吃薄饼和石本仔?的习俗。古俗,立春日食春饼,只有闽粤之间漳潮是在清明吃春饼。这种习俗的起因,在漳州有一个传说:清初,郑成功攻漳州,守城而死者无棺可敛,只能用草席卷了下葬。后来,清明就用卷薄饼来祭拜他们,以示纪念。民间遂有清明吃薄饼的习俗。潮汕并无此说,是否为信史,实在不可确知,但不妨姑妄听之。

    潮汕旧日清明风俗,乾隆《南澳县志》记载最详:清明日,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或挂纸,或祭扫,络绎郊原,祭毕,藉草衔杯,递为酬劝,薄暮乃归。

    这里所记的节日活动,实际上包括祭扫祖墓和踏青游春两个内容。

    扫墓,潮汕人又称“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到处都悬挂着纸钱穴乾隆《揭阳县志》雪。用纸代钱帛以祭死者,或者与佛教有关,唐高宗时,潮州刺史唐临的《冥报记》就写到这种做法。唐玄宗天宝年间寒食禁火法令十分严格,民间扫墓时不敢用火焚烧纸钱,挂纸于坟丘间的风俗,大概起于此时。

    清明踏青的风俗宋代已经形成。《东京梦华录》写汴京士民清明节出郊扫墓,“四野如市,往往于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明代,南方这种习俗更为常见。谢肇淛《伍杂俎》就说:“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这段描写与上引《南澳县志》何其相似。原来,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扫墓也成为敬宗以睦族的手段。同样,带有娱乐联谊性质的踏青春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家庭以至宗族之间的和睦团结。于是,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就不足为怪了。在潮汕,清明扫墓时宴饮于郊野是常见的。有的地方甚至“俗尚鼓吹,多放铳炮”穴《普宁县志》雪,山林间,充满喧闹欢乐。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