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纸影戏介绍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纸影戏是目前活跃于潮汕地区的一种木偶戏。它的前身是潮州的影戏,约发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改革于民国初年。现在的纸影戏,是潮汕地区游神赛会等场合重要的酬神戏。本文作者通过两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作成此文。本文拟从四方面介绍纸影戏的历史发展、内容形式、戏班经营和发展现状等情况,目的在于对其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了解和分析;同时立体地表现潮州农村的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在了解戏剧的同时了解社会。

(一) 白竹纸影

现在的潮州纸影戏,指的是木偶戏,与“纸”和“影”全无关联,似乎名不副实。但事实上,从前的潮州纸影戏确实是“以纸为影”进行表演,是影戏的一种,与今天所指的纸影戏大相径庭。这种影戏目前在潮州已基本销声匿迹,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曾见过。他们称之为“白竹纸影”。据90岁老人黄芳传回忆:


白竹纸影的戏台用白竹纸⑶蒙起来,表演时由后台的汽灯将偶人的影子投到白纸幕上表演。偶人只有几寸高,用厚纸或牛皮制成,镂空眼鼻,关节处以针线钉缀,活动自如,艺人在幕后以铁枝操纵偶人头手做各种动作。表演内容有潮剧剧目,也有其他故事,比如《西游记》的片段。表演多是老艺人,能装扮各种人物的声音,惟妙惟肖;还能兼顾操纵偶人、打锣打铙等。


此种白竹纸影又称为竹窗纸影,得名于戏台台面装竹框、裱白纸,以区别后来撤去白纸的“阳窗纸影”。对此竹窗纸影,萧遥天在其《潮州戏剧音乐志》中有更加生动的描述⑷:


……用透明的猪皮或牛皮雕成各种人物的形象,帝王卿相以逮四民之状毕具,加用彩色妆饰。技巧好的,能抓住每个人物性格的特征,极深刻尖锐地表现出来,像贪官的*猾、员外的蠢相、秀才的文弱。都刻画得很明朗生动。……


…做这种戏的大多为饱经世故的老伶工,往往以一二人匿台内兼持影、作乐、唱曲诸事,自演自唱,手脚并用,潮谚有形容忙不开交的话道:“脚打锣,手打鼓,口唱曲,头还撞钦锣。”即引演皮影皓首豁牙做比喻。……

……像当鼓乐喧阗,歌曲宛转,皮影幢幢,脚色杂出,白幕上同时映出四五个影来,翻筋斗,转身,打架……等等,场面十分热闹,观众目不暇给,台内偶不小心,划破一角窗纸,暴露个中秘密,原来仅仅一二个老家伙居中作祟,所以潮谚,又有“撕破棚窗纸”一语,可和越谚“拆穿西洋镜”相转注。


从以上的材料,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关于白竹纸影的5点信息:1,通过光和影的效果,将偶人的影子投射到白色幕纸上表演,光、像、影叁者兼备,与现代影戏很相似。2,偶像采用纸或兽皮制成。潮州鲜有羊皮,多用牛皮、猪皮。据“民族工艺”网站上《古代的皮影戏》一文中,关于潮州皮影戏偶人制作有这样的记载:“将皮革在桐油中浸过,使得这些东西都变得透明如膜,然后剪作人形,加上彩色”,⑸ 厚纸也是颇合适的材料,“经过雕镂、染色、上油叁道工序制作而成”。⑹ 潮州剪纸工艺发达,是纸影发展的重要条件。3,偶人高不到一尺。可猜测戏台也应该比较小。4,除了潮剧剧目,还表演别的故事,以神仙故事、打斗场面最为精彩。5表演多是老艺人,需要一人兼顾多种工作,表演难度比较高。
   据江玉祥在《中国影戏》一书中考证⑺,纸影戏有悠久的历史。灌园耐得翁着《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条云:“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至损坏。”由此可知北宋初都城东京开封已有纸影戏。

潮州纸影戏从何时传入,不少学者认为是宋代⑻,但没有确凿证据。目前能看到的文字资料中,清代有不少关于纸影戏盛况的记载:

乾隆年间周硕勋《潮州府志》:


“夜尚影戏,价廉工省,而人乐从,通宵聚观,至晓方散,惟官长严禁,嚣风斯息。”

《澄海县志》:

“喜演影戏,锣鼓彻夜。”

陈坤《岭南即事诗钞》卷五⑼:

“怡情不觉五更寒;莫听钟鸣必尽欢;太息浮生原若戏,那堪戏在影中观。注云:潮人最尚影戏。以猪皮为人物,结台方丈,以纸障其前隅,置灯于后,将皮制人物弄影于纸观之。价廉工省,而人乐从。通宵聚观,至晓方散,严禁之,嚣风少息。”

黄钊《潮居杂诗》:

“落彤朝问鬼,影戏夜酬神。”

由此可知,清代潮州影戏确实盛况空前,广受民众热爱与欢迎,常常通宵达旦,也曾被禁演。


(一) 白竹纸影向阳窗纸影的转变

白竹纸影到了清末民初,开始转变为阳窗纸影,即今天纸影戏的雏形。转变的原因是白竹纸影经营举步为艰,一方面价廉工省,伶工收入低微,另一方面伶工培养不易,工作繁难,报酬微薄,学的人日少,逐渐后继无人。因此只能另辟途径。

阳窗纸影区别于白竹纸影的最明显处就是撤去台面的白竹纸,使偶人显现于观众眼前。一开始是用玻璃代替白竹纸,使得观众看见偶人,而又与偶人有一定的阻隔。想必是艺人在改革之初还不能完全摆脱桎梏,既要观众直接看见偶人而撤去白纸,又不能接受观众与偶人之间全无间隔,因此就采用透明的玻璃取代。⑽ 撤去白竹纸后,偶人不再以平面的侧影面对观众,改为正面立体。艺人便将偶像“捆稻草为圆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面”⑾,称作圆身纸影。纸影戏从原来的“影现”变为“形现”,抛弃光与影的因素,直接以形示人。偶人身穿戏装,仍旧如皮影戏一般在背后和双手安上铁枝进行操纵。

圆身纸影出现之初,因其色彩斑斓,活泼烂漫,直观性强,很快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旧式的竹窗纸影愈加失去市场,终于在抗战前后消亡。


纸影艺人们不久发现,在台面装一块玻璃纯属多次一举,没有实际作用,而且颇为不便。于是玻璃被撤去,彻底成为阳窗纸影。与此同时,偶人的构造在不断改革。艺人们将麻杆装进偶人空荡荡的袖管中,充当胳膊;用木刻的躯干代替稻草捆;将偶人从八寸增长到一尺二、一尺四、一尺六,等等。在逐步的改进中,形成了今天的潮州纸影戏。⑿

潮州纸影戏保存了从前皮影戏的两个显着的特点:一,名字仍叫“纸影”。虽然学名现已定为“铁枝木偶”,但是在民间口头称呼仍是纸影,使得不少望文生义的人产生了误会。二,操作方式仍是在偶像的背后。潮州纸影戏不同于提线木偶、托枝木偶的在偶像上方或者下方操纵的形式,而是在偶像的后方靠叁支铁枝掌握,与皮影戏完全一样。

因纸影戏多服务于农村传统节日和婚丧喜事等民俗活动,在解放前活动比较频繁。解放初期,潮州的源香纸影班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木偶会演(1954年)和广州文化公园的演出(1957年),后者长达半年。这两次表演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潮州纸影戏得到全国、全省的了解。至六十年代,随着反封建迷信斗争的开展,纸影戏班的活动大受局限,数量逐渐减少。“文革”期间,纸影戏被视为“封资修”彻底扫除,销声匿迹。“文革”结束后,为促进这一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文化部门举行了多次汇演,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潮州纸影重新发展起来。近年来,政府对民俗活动越来越放宽政策,纸影戏的活动机会也越来越多。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