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市称金时代不复,传统地产业务模式已经难以维系,转型成为地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地处深圳的星河控股从2009年起就开始有意识进行调整,提前布局金融行业,从一个传统开发企业逐步转型成一个成功的城市运营商。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16年前5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新开工和销售虽然仍维持一定上涨,但增幅开始回落,在当前去库存背景下,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格局正在逐步分化,尤其区域分化较为严重,传统房地产渐呈颓势。
抓住当前关键节点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极和盈利点,不仅仅单纯进行业务转型,企业战略、定位、构架等内部调整也均同步进行,2016年4月,星河集团更名为星河控股集团,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成立地产、置业、金融三大产业集团。
一直以来,星河控股立足城市运营战略高度,将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积极适应行业变化,探索多元化战略方向,发展成为一个集地产开发、城市更新、商业运营、酒店管理、物业服务、金融投资为一体的多元化控股集团。
2016年6月21日,在第13届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上,星河控股集团荣膺“杰出城市运营企业”称号,这已经是其连续四年获得这一奖项,体现星河城市运营能力及迅猛的发展势头,也显示了业内对星河在跨界整合方面的高度认可。
拥抱资本市场
2016年6月8日,随着上市钟声响起,星河控股旗下物业管理公司智善生活宣布正式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据星河智善生活公开转让说明显示,智善生活成立于1999年,服务项目涵盖高端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产业园区等多种物业类型,目前在管项目共计35个,管理物业面积达672万平方米。6月21日,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16年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百强研究白皮书》显示,星河智善生活位列中国物业服务TOP100企业。
在深圳,最知名的高端豪宅项目星河丹堤、深圳潮人聚集地福田星河COCOPark皆是由星河智善生活负责物业管理。智善生活与星河旗下社区O2O服务平台左邻右家已全面对接,未来将整合社区金融产品及智善生活的物业资源,加强物业基础服务互联网化。
左邻右家与本来生活、回家吃饭、悦装网、礼舍网以及华磊公司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签约,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O2O业务范围,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星河智善生活也将采用管理输出、兼并收购等方式承接住宅、商业、办公、旅游地产等物业管理业务,加大培育非主营业务产业,拓展社区服务,提升增值服务收入,力争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
星河控股副董事长兼总裁姚惠琼指出,智善生活公司登陆新三板,与资本市场对接,将为未来发展寻得更广阔的空间,未来星河智善生活将完善资本结构,加强公司战略管理,实现“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向“综合生活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同时星河控股与康美药业展开合作,利用各自在社区物业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行业优势,以“互联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星河社区提供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增值服务,极大提供自身美誉度。
此番星河智善生活在新三板的成功挂牌,标志着星河控股集团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昭示星河控股集团投资风格已然发生改变。星河智善生活2015年年报显示,主要收入来源为物业管理服务、地产开发前期配合物业服务收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5亿。
据悉,星河控股旗下商业地产业务星河置业也将在年内登陆新三板,旗下核心业务全部向资本市场开放,这意味着星河控股全面拥抱资本市常
地产、置业并驾齐驱
星河控股成立于1989年,以地产业务起家,经过不断发展和积累,不断攀登高峰,在27年时间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连续五年蝉联房地产百强企业,多次荣获蓝筹地产各类荣誉称号。
星河控股一直坚持聚焦中高端客户,通过高品质服务能力获得高溢价,旗下业务涵盖星河置业、星河地产、星河金融三大类别,成为继华南五虎之后有一家冉冉升起的房地产明星企业。
作为星河控股传统业务和发展基石,星河地产向来敢做市场先锋,坚持精品创新地产带动竞争力的精神,目前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重要经济圈的7个主要核心城市,打造了星河丹堤、星河国际、星河盛世、星河荣御多个有影响力的品牌。
2015年星河地产分别在广州与香港商业霍英东、在惠州与太东集团进行项目方面的合作,继续开展轻资产运作和品牌输出,目前多个项目正在进行中。
截止2015年底,星河地产累计销售额达152亿元,开发物业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随着旗下项目去化周期加快,其2016年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亿元。
星河置业最早成立于2004年,旗下业务覆盖星河商置、星河产业、星河智善生活和星河旅游等多个业态,主要以打造城市生活全景服务为宗旨,秉承轻资产发展模式,在发展自身业务同时,也进行品牌输出。
作为最早布局商业地产的房企,星河控股形成购物中心COCO系、以高端家居购物中心为主的星河第三空间,以及高端写字楼星河发展中心、高端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全生态城市中心星河WORLD产品系。
未来5年内,星河商置将加快轻资产发展速度,实现商业管理项目达到30个,商业管理总面积超两百万平方米。据悉,星河商置最快将于年内登陆新三板。
2016年4月,星河集团更名为星河控股集团,成立地产、置业、金融三大产业集团,并低调换标。三大业务并驾齐驱,相互协同发展,在房地产白银时代中,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布局构架,被业内认为是星河加速多元化纵深发展、提升规模、盈利及抗风险能力的高明之举。
大金控平台浮出水面
近年来,为积极适应行业变化,星河一直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2016年以来,星河控股整合旗下金融、保险、银行和创投等业务,正式成立星河金融,一个大金控平台开始浮出水面。
在金融投资领域,星河以超前眼光投资中国新经济,早在2009年,星河就开始布局金融领域,成为阳光保险、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以及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的重要股东。
此外星河金融还投资国家级中小企业基金、前海母基金、红土创业基金,现已形成囊括保险、银行、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小企业孵化器、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模块,现有金融资产规模超80亿元。
2016年以来,星河金融旗下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领域在规模和效益均不断提升,截止2016年6月,投资规模已达80亿元。
此外,星河金融还投资国家级中小企业基金、前海母基金、红土创业基金,现已形成囊括保险、银行、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小企业孵化器、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模块,现有金融资产规模超80亿元。
据星河控股副董事长兼总裁姚惠琼在公开诚表示,未来星河金融谋求有限金融牌照布局,同时精选产业,做产业投资与资本运作,形成包含产业投资、PE、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增在内的完善的投资产品线,逐步实现保险+基金+股权投资+债权模式,五年内形成规模超百亿的金控平台。
2016年以来,星河金融旗下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领域在规模和效益方面,均不断提升。显然,在原有金融业务基础上,随着星河控股的物业和商业两大板块上市,其大金控平台已经逐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