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汕头代表团讨论向媒体开放,吸引了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10多家中央、省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大家纷纷举手提问,将镜头和笔触对准了振兴发展中的汕头,记者所提问题多涉及汕头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发展理念
“欢迎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当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告一段落,会议主持人、汕头代表团团长陈茂辉将提问主动权“交”到记者手中。
华侨试验区创新集聚效应初显
“‘十二五’期间,汕头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挂牌已经一年多了,成为汕头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时期,汕头将如何以华侨试验区为引领,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中新社记者率先向市委书记陈茂辉提问。
陈茂辉介绍,华侨试验区挂牌一年多来,三大启动片区建设全面提速,东海岸新城20平方公里的填海工程全面完成,南滨片区投资近60亿元的过海隧道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目前试验区创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注册企业达2544家,注册资金218亿元,一批国际学校、医院和会展酒店以及投资380亿元的华侨创新产业城等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筹建。华侨板挂牌企业381家;与中国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华侨资产管理中心,有18家基金公司将落户汕头开展合作;“华融华侨”注册资本5亿元,首期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陈茂辉表示,未来汕头将大力推动制度创新,率先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争取国家和省在跨境金融、贸易便利化、侨务管理等领域给予更多的试验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落地试验区,推动试验区创新发展。
“十三五”继续推进交通大会战
交通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汕头全力建设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二横、三纵、五联”的通道布局,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向市长郑人豪提问:“接下来的‘十三五’,汕头将有哪些举措提升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加快建设粤东中心城市?”
郑人豪表示,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高速公路、高铁、深水港加快建设,潮汕机场开辟40多条国内外航线,大大方便了汕头老百姓出行。“十三五”期间,汕头将继续推进交通大会战,争取沿海时速350公里铁路经过汕头;启动汕头、潮州、揭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增进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我对汕头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将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粤东地区振兴发展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今年招生
南方日报记者关心的是去年底启动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朱小丹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建设’。汕头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将如何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让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尽快发挥作用?学院今年能够实现招生吗?”
陈茂辉侃侃而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为汕头实现科教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学院的师资中,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师至少占三分之一,其他教授将在全球范围招聘。建校初期开办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3个专业,计划2016年开始招生,至2017年在校生总数达400人;学院最终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和生命科学3个领域的10个专业,在校生规模将达5000多人。目前,学院筹设各项工作进入加速阶段。“我们将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快学院去筹申请工作,力争今年3月成功去筹,实现今年首次招生。二是全力加快校区建设,确保今年6月北校区完成主体工程;南校区全面完成土地平整并动工建设,力争于2018年基本建成。”
陈茂辉介绍说,汕头依托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加快规划建设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汕头加快科技创新、孵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平台,进一步深化中以交流合作。“目前,汕头与以色列已签订了一些项目协议,未来将在医疗器械、水质处理等方面实现技术合作,将世界先进技术吸引到汕头来孵化,形成生产力。以色列方目前也有考虑将国家级研究中心搬到合作区来,相信合作区未来将成为汕头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推动汕头创新驱动,引领汕头跨越发展。”
治理好历史遗留环境问题
汕头在“十二五”时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近期,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曾造成严重污染的电子拆解业正在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河道治理成效初显、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羊城晚报记者由此发问:“‘十三五’时期,汕头将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郑人豪介绍,这几年,汕头举全市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势推进贵屿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推进练江流域污染整治。经过努力,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电子废物集中拆解楼已建成投入使用,贵屿镇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至去年底,贵屿已全面完成上级明确要求的验收任务。练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纳入了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省、市累计投入16亿元,目前正加快推进。
郑人豪亮出他的观点: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我们这一代领导人必须责无旁贷地治理好。他表示,“十三五”期间,汕头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突出两大污染源的治理,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汕头将以更加严厉、严格的产业发展政策、行政执法手段,严管严控落后产能,铁腕淘汰落后企业,持之以恒将‘十二五’形成的绿色生态环保产业政策项目做好,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这项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