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三治”战役席卷潮州 行动以来清垃圾超81万吨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余育闺    2016-01-08     浏览:

  • 字体:

清冷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寂寥的公路上,穿橘红色背心的环卫工人在路灯下格外显眼,他们披着薄雾挥舞扫帚开始一天的作业;天色开始变亮,太阳渐露笑脸,市区主要道路上,一辆多功能抑尘车旋转着它的高压“炮筒”,不断向空中喷出雾状小水珠;沿着道路行驶,在北关引韩春光景山市场拦污闸边,打捞负责人陈玉光照例前来“巡查”,认真仔细地用铁耙把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城乡中一天忙碌的“三治”行动悄然进行着,而这样的工作已持续一段时间。

2015年3月17日,市委书记李水华在市有关会议上向全市发出了治理污水、治理空气、治理环境卫生的“三治”动员令,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开展为期三年的“三治”工作,还人民群众一个碧水蓝天的家园。自此,一场声势浩大的“三治”战役全面打响。

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整治任务、部署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到基层各单位和镇、村一级……会议结束后,各级各有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推进“三治”工作向纵深开展。

以“美丽潮州,环卫先行”为主题的大规模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率先铺开,突出解决城乡积存垃圾的清理和影响城乡环境的“脏、乱、差”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约36383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1731万元,民间投入14652万元,投入清洁劳动力950928人次,机械105767台次,清理公共区域45864处,池塘9288个,路边30660公里,河边6161公里,清理各类垃圾810500吨。

各县区、乡镇纷纷以此为契机,组建稳定的垃圾清运处理保洁队伍,定岗定时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建立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制订相应的垃圾清扫收运、垃圾收运设施管理、农村保洁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制度,确保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有效进行、高效运作。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就了解到,太平街道突出地域特色,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推选“环境卫生巷长”,加强对街道日常保洁的巡查,督促社区群众自觉爱护环境,保持整洁。无论是走在旅游景点牌坊街,还是深入到街道的内街内巷,所到之处都能保持整洁卫生。

而在饶平县柘林镇内里村,刚进村,一潭碧水随即映入眼帘。阳光下,清澈的池水波光粼粼,池边的风景树摇曳生姿。据介绍,这片水塘是内里村的港仔头池,没有整治之前,这水塘淤积严重,垃圾成堆,被村民们叫作“臭水窟”。对此,柘林镇组织对港仔头池进行清淤,实施雨污分流,并铺设了人行道,进行绿化亮化。

港仔头池的大变样,只是潮州“治水”的一个缩影。去年,潮州提出分三个阶段进行水环境整治,使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镇街、村居的重要水系呈现“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生态局面。市、各县区、各镇、各村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成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抢抓主汛期前这一有利时段,集中力量对责任范围内的水环境开展整治,全市共投入整治资金13538.9万元,投入人力13.7万人次,机械2.3万台次,清理垃圾74.3万吨,打捞水浮莲等漂浮物面积657万平方米,清理水库面积74万平方米,清理沟渠总长3490千米。目前,全市的垃圾河基本被消灭,大部分城乡的水环境经过整治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景象,尤其是各干渠水面的水浮莲、垃圾等漂浮物已被打捞干净,岸边也被清扫得整洁美观。

此外,潮州还通过开展全面禁止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禁燃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建筑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机动车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工业锅炉专项整治行动,桥东片区瓷泥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经过前段时间的整治,现在,市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为加大“治气”力度,改善市区空气质量,自去年9月1日开始,潮州根据季节特点合理增加洒水作业次数,对潮州大道、潮枫路、枫春路等16条主要道路每天洒水4次以上;对潮汕公路、安揭路、意东三路、东山路、安黄公路市区段等5条进出口道路每天洒水2次以上,全面控制城市道路扬尘污染。9月底,还投入一辆多功能抑尘车,对市区重点部位进行喷雾降尘作业。每天,抑尘车都会旋转着它的高压“炮筒”,不断向空中喷出雾状小水珠。

而每周一位市领导轮值带队抽查工作机制和奖惩机制,更是将“三治”行动推向实处。为推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潮州通过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县、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同时对督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责令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领导不重视、工作推进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有关单位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乃至进行约谈、问责。

如今,这场顺民意、得民心的系统工程,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广泛共识,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也得到普遍提升。“路边垃圾箱多了,乱扔乱丢现象少了。”市民小杨发现,现在没走几步就能看见一个垃圾桶,大多数人也能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她赞叹:“‘三治’以来,潮州越来越干净美丽了。”同样,市民邱女士也为“三治”行动点赞,她告诉记者,以前开车经过潮州大道,灰尘漫天飞扬,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抑尘车出来降尘,灰尘明显少了很多,开车视线自然也变好了。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