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园路的市公安局金平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后面有一栋名叫“桂园”的中西合璧四层洋楼,由于掩映在小巷的老旧民宅群中,这栋小洋楼也颇不引人关注。但实际上,这栋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楼却有一段峥嵘的光辉历史,周恩来、蒋介石等人曾在此居住。这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呼吁下,也“重新浮出水面”。近日,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修缮工作,预计数个月后,市民可以重睹“芳容”,追忆昔日的传奇故事……
修缮工程追求“原汁原味”
记者近日来到施工中的“桂园”探访,刚进大门,就可以听到一阵电锯锯木的声响,循声望去,桂园大院内堆满了一大堆超6米长的圆形大杉木,木匠师傅正在杉木堆上忙活着。而院子中的“桂园”大楼外围四周也已经搭起了竹架,遮盖上施工的防护罩网,隐约听到楼层里施工者走动的声音。在院子其它空地上,还堆满了沙土等建筑材料,一名戴着安全防护帽的男子不时和楼层里的其他人员对话交流着施工业务。
据介绍,“桂园”修缮工程11月中旬才刚刚开工,工期预计需要三个月。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由于修缮要“修旧如旧”,不能破坏原有建筑风貌、结构,所以施工难度不小。特别是这栋有上百年历史大楼原有的建筑用料现在都“过时”了,大都得根据原来的样子进行专门订制。像这栋建筑物需用的圆杉木,因为长度都是6米以上的规格,所以是好不容易才在外地寻订到的,这批刚刚运来的杉木,树龄都是六七十年以上。还有各栋楼层的雕花水泥窗,现在市面上哪里还能找到这些“老古董”,所以也是请人专门依据原样先用不锈钢绑制了窗模,再浇铸水泥成型,“复原”过程十分繁杂。就连各楼层的红色地砖,市场上也早已“停产绝迹”,这次也是专门找到福建厂家订制的。现场的施工人员称,修缮工程力图“原汁原味”保持原来格局风貌,确实有诸多技术要求,这都需要工匠们的灵性、巧手、耐心,急躁不得,毕竟这是一项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工程。
曾有一段显赫历史
记者查找资料得知,这栋“桂园”建于1923年,主人是澄海人林桂园,此人曾是招商局汕头分局的经理。当时该栋建筑物原名是林桂馥堂,后被称为桂园并沿用至今。
据资料记载,历史上的桂园还曾作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工作地。后来,蒋介石也曾入住桂园。据《汕头市志》记载:民国14年(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总指挥蒋介石曾驻于此。在桂园,蒋介石和汪精卫等曾筹划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的重大军事决策。1925年4月27日,从广州处理黄埔校务返汕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莅汕头,寓桂园”。是日上午,右路军总司令许崇智、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同俄国顾问加伦赶到桂园,与蒋介石商讨讨伐刘杨对策。5月13日,许崇智、蒋介石、廖仲恺、加伦与从广州专程赶来的汪精卫、朱培德等举行最高决策会议,做出回师省垣、讨伐叛军的最后决定。
热心人士推动桂园“重放光彩”
之后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桂园”就沉寂了下来,年久失修、无人管养、几近荒废。2012年起,在“汕头山水社”等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呼吁和推动下,“老态龙钟”的桂园引起了
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保护这座历史建筑。
随着修缮工程的进展,这栋被不少专家学者称之为“一座具有极其重要历史价值的老建筑,是研究、展现汕头开埠历史和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我们期待,桂园将重放光彩,展现昔日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