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会馆骄风骨 风雨三百载——写在苏州潮州会馆创建300年

    来源:天下潮商    作者:王小燕 林杰    2014-09-15     浏览:

  • 字体:

  苏州潮州会馆是苏州的一处旅游景点,据当地导游介绍,只要旅客站在会馆前面,她很快就能辨别出哪些是潮人。只要是潮人,站在苏州潮州会馆前看到“潮州会馆”四个字时,那种自豪、感叹、亲切交融在一起的眼神,是非潮人所不会体现出来的。于是,她从旅客的眼神就能得出答案。因为苏州潮州会馆确确实实是潮人的一大骄傲。

  印证清代苏州潮商的辉煌

  2008年,苏州潮州会馆迎来300周年的诞辰。苏州潮州会馆创建于明代的南京,于1682年,迁址到苏州北濠(吴县阊门外的北濠弄)。后因馆址太小,在公元1708年,也就是清康熙47年,潮州会馆迁至苏州上塘(义慈巷西首)。1982年,会馆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这座会馆历经3个世纪,见证了清朝的盛世、国土的沦陷、国民的奋发、新中国的和平崛起。苏州潮州会馆是现存潮州会馆中保存最完善最富丽堂皇的会址,它以庄严典雅的风骨向八方来客展示着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讲述着潮商这一古老大商帮续写辉煌的故事。

  潮人的历史印迹,对中华文化的突出贡献莫过于海外拓展史。“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潮人海外商贸活动的辉煌,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潮人自古代在国内拓展经济市场的活跃。而苏州潮州会馆正是印证了清初以后潮人在苏州和南通等地活跃的商贸活动。在《潮州会馆记》碑文中记下了潮商经商处世的信条:公平处事,则大小咸宜;忠信相孚,则物我各得。可见,“公平”和“忠信”很早就成了潮商心中的烙印。那么,在这种信条下经商处世的潮人,生产的产品和地位在苏州是怎样的呢?

  据史料记载,清代潮州三种著名产品远销苏州一带:一是“潮白”,即蔗汁熬成的白糖;二是“潮蓝”,即扬州染房使用的蓝色染料;三是“潮黄”,是用泽兰子拌制而成、专供吸水烟用的皮丝烟。当时潮商的地位,我们在《潮州会馆记》碑文中可以领略一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苏州并经过潮州会馆,潮商迎接圣驾,获赐彩绸20余匹。从康熙47年到乾隆41年,会馆所置房产不动产,计房屋共18处,产业约达30665两银子。这样的产业在当时苏州近100所会馆中占第二位。而就地方会馆来说,潮州会馆的产业更是首屈一指。

  潮州会馆之首

  商贸活动的频繁,出门在外的孤助,浓厚的家乡情节,促使潮人在外面活动区域成立社团租住并创建潮州会馆。这些以地缘、血缘为主的潮人组织及创建的会馆,是潮人在拓展经济贸易领域的同时,积极的向外传播潮汕文化。这一点,从苏州潮州会馆可见一斑。

  苏州潮州会馆馆门北向,大门居中,左右两旁有两边门,“潮州会馆”写在大门上额。字是镌刻在细磨的一长方形青砖,字体端庄典雅,周围有精致的泥塑花边,很像一幅精美的潮州镂空木雕。左右两旁门额上分别写着“河清”、“海晏”,寄愿天下太平海不扬波。迁至苏州上塘初期,会馆大厅正中悬挂着潮汕人士所尊崇的韩愈像。到雍正11年,会馆增建潮州天后行宫,供奉“关帝君”、“天后圣母”、“观音大士”等神位。另外,雍正4年时增建楼阁戏台,戏楼建筑富有潮州风格,又体现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精妙绝伦,气派非凡,堪称一流。潮州会馆内也设有大厨房,专门从潮汕聘请名厨掌勺,精烹潮州菜肴。每逢年岁佳节,会馆便张灯结彩,请戏上台,乡亲齐聚,举行谢神活动,并借此宾朋叙会,举觞畅饮。

  苏州潮州会馆,由当时的7县组成,依次是海阳(潮安)、澄海、潮阳、饶平、惠来、普宁、揭阳。管理上则由七县轮流推举,一任三年。主持馆务的专职人员称为“董事”,任期三年。被推举的董事应是才具贤能、心术公正的人士。其主要的职责是收执馆内册簿和契券——会馆书立册簿,将历年所置产业,清点登记。房产出租所收的租金都用在会馆祭祀事务和屋舍修葺,如有需要,部分收入款项亦可作为慈善事业之用。此外,各县轮流推举的董事,亦需维护规条的实施以及草拟会馆文书。

  遥想300年前,苏州潮人迁入潮州会馆的喜悦和对后辈的满怀寄望;今昔,苏州潮州会馆风骨满存,一代又一代的潮商续写着这个古老而最具世界性商帮的辉煌。尤其,长三角潮商的新崛起更是为风雨中屹立300年的苏州潮州会馆注入新的内涵。无怪乎,伫立在会馆前的各地潮人满怀自豪和感叹。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