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汕头市供水规划》。该《规划》重点围绕供水水厂整合改造、供水主干管网的建设以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等内容,对全市各类供水工程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其中,水源保护区在现状的基础上,新增10个,规划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共65个,其中一级保护区45个,二级保护区20个。
去年,我市委托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汕头市供水规划》,对全市各水源地、制水厂和供水管网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构建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与城市总体规划、水功能区划相适应,水量、水质有保障,管网相互连通,运行管理安全,经济合理的供水系统。
《规划》以2012年为现状基准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至2020年,全市共有供水厂34座(其中中心城区5座,澄海区8座,潮阳区8座,潮南区7座,南澳县6座),全市增加制水规模105.6万m3/d,总制水规模为271.7万m3/d。规划连通各水厂管网和为保障供水水量和水压的区域管网连通,近期规划主干管网总长度343公里。规划近期新建青州加压站、滨海加压站、潮阳引韩加压站、和平加压站、新庆加压站、泰山路加压站,扩建石加压站。按照初步测算,《规划》中涉及的供水水源工程、规划扩建水厂、规划干供水管网、加压泵站以及节水工程等项目建设费用,总投资约74.05亿元。其中,规划近期总投资约39.75亿元、远期总投资约34.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