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汕头市公益基金会、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主办,汕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促进会承办的汕头市“百名小发明家”第二期培养活动在市东厦中学启动。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学家王俊杰、中科院核能源科学家陈贺能教授、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组委会副主任李泉声等专家组成评审团,对在全市选拔的200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的学生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培训过程中学员的现场表现,结合学员科技知识笔试、动手能力创意搭建等环节的科技综合素质表现,筛选出30名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潜质的学生,入选汕头市“百名小发明家”第二期培养对象。并在首期培养的学员中,筛选出10名优秀学员,进行第二阶段深度培养,带动第二期学员,实现人才培养的“延续性、系统性”。
据悉,首期培养活动中学员学习成果丰硕。其中,以个人、团队合作等不同形式开展的科技发明作品,共有27项科技创新作品申报国家专利,其中《智能蒸煮器具》、《智能水龙头》等14项专利申报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来自东厦小学学生黄仰乐发明的“天文学习灯”已获得国家专利局的“发明专利初审合格通知书”,并被香港凤凰灯饰工艺有限公司开发成科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