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经济区以“四个着力”强化基层工作,夯实发展为民的基础,今年来统筹推进“三资”平台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基层法治化建设和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在保稳定中促发展、构和谐。
着力抓基层管理创新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基层治理,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为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空港经济区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基层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着力推进“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该区共投入资金90多万元,建成区级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和7个镇(街)交易平台,提前完成建设目标;业务培训、其他配套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下半年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将新数据录入平台,实现“三资”监管全覆盖、交易全额进入。
同时,该区扎实推进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全区88个行政村“一室两会”建设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已建立村级代表工作室88个、建立公益理事会45个、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88个,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共437场次,收集意见建议共503条;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共1081次;公益理事会协助“两委”兴办47件公益事业,投入资金2274多万元。
着力抓基层公共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基层发展,民生为先。空港经济区下大力气抓好一批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着力抓基层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推进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区共启动建设项目29宗,项目计划总投资4652万元,已投资1616万元,其中发动乡贤等社会力量捐资218万元,使农村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该区狠抓基层公共服务建设,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至7月底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参保人数16.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9.6%;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年度累计支付限额(包括大病保险)分别提高,报销比例提高5%;基层医疗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区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建设标准,占总数的50%;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7个镇(街)已全面建成便民服务中心,88个村(居)全部建成便民服务室;金融支持“三农”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有小额贷款公司3家,至6月底累投涉农贷款1.7亿元。
该区大力推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工作多元化、职业化和个性化,着力构筑“民生导向、政府推动、民间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新格局。目前,占地600平方米的地都枫美社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正式运营,并通过“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方式,初步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新机制。
着力抓基层法治化建设
实现农村持续稳定
农村稳定,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该区以建设“平安空港”为主线,全力强化社会治安工作,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至7月,共破刑事案件49宗,抓获犯罪嫌疑人83名,查处治安案件161宗289人,查处涉毒案件32宗,收戒吸毒人员32人。
该区通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区88个村(社区)与62名律师分别签订了合同,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接访咨询303件,调解纠纷15件,参与法援2件,上法制课109场次,接受服务对象1382人,为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该区还在全区88个社区(居委)均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村民小组设立纠纷调解员或信息联络员,目前全区有调解员484人;今年来共组织调解各类纠纷179件,调解成功179件,调解成功率100%.
着力抓基层党建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空港经济区着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服务能力。
该区通过去年9月以来不断深化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至目前全区87个驻点团队共受理群众诉求2404件,现场办结2072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57条;全区民事党员代理工作共受理代办事项1962宗,已办结1687宗,办结率86%;通过今年来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区共排查出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作为整顿转化对象,采取市、区党政领导挂点并派工作组的形式开展帮扶整顿,形成合力推动整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