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媒体人观点 >> 正文

宋清辉:市场由危转机 牛市已在归途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2015-07-11     浏览:

  • 字体:

2015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关于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声明,是央行首度发声鼎力支持证金流动性,对外表示了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心。央行这次表态,对股市稳定起到反转乾坤的作用,不但对外展现了管理层的担当和魅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救市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从本周五创业板全线涨停、沪指一举收复3900点即可看出,牛市已经在回归途中。

近期股市持续暴跌实则是与急速降杠杆和扩容过度等调控不当相关。此前,证监会频频放大招严查杠杆,很显然是意在将气贯长虹的“疯牛”变成“慢牛”。证监会向场外配资开刀,目的是将资金从杠杆过高的场外配资市场向合理规范的两融市场疏导,但是,一刀切式清除场外配资是错误的,而“股殇”就是源于对场外配资的急刹车。监管层对于市场的干预和限制过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经过这次股灾监管层需要反思。

中国A股2015年前五个月的大涨,于实体经济的疲弱则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虽然我们看到超过七成的上市公司2014年业绩和2015年一季度业绩都报喜,但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令人难以乐观,虽说2015年6月27日央行的降准降息的大举动并没有指明究竟是为了什么,但稍微懂一定资金流动性的人,都知道就是监管层施压为了刺激股市。

本周一(7月6日)早盘集合竞价期间,出现牛市期间千股涨停的景象,这确实是各项救市政策对股市起到的积极作用;可惜,进入交易时间后再度出现大幅走低的局面,收盘时已看不到多少涨停的个股,对创业板市场而言更是黑色星期一,这让很多散户欲哭无泪。世界上知名的“黑色星期一”有不少,其中著名的是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幅下挫导致5000亿美元市值蒸发,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没有拘泥于当时的紧缩政策,转而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几个月后就将损失全部挽回。

此前,我就曾对市场表示,监管层的一系列救市大招就是在进行资金流动性的补充,但监管层或许在基于救市的时候遗忘了一些东西,就是加强监管。不让投机者受到市场的惩罚,危机依然会继续下去,并且还会埋下新的隐患。就如同反腐一样,越是将腐败分子揪出来,人民就对未来的日子更有信心;越是严惩那些不法的投机分子,市场才能相信自身的环境得到净化,A股的上行通道才会平坦。

很快,“股市保卫战”正酣之时,2015年7月9日上午,持续近10天的救市行动有了更大动作,除了财经口的各大部委,公安部也加入了“股市保卫战”,履新公安部副部长13天的孟庆丰,带队赴证监会,会同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此举,标志着多空力量发生质的变化,市场即由危转机。

纵观A股历史,监管层希望将“疯牛”控制成为“慢牛”的时候,市场似乎就会“熊”出没,2007年的5月30日,印花税上调就是监管层意在为市场降温,希望市场能够从“疯牛”的节奏中走出“慢牛”行情,结果“慢牛”行情持续了仅仅四个月,市场就开始从6124点熊到了1664点。2015年,证监会对融资融券的检查也是意在将“疯牛”控制成为“慢牛”,其中检查最为严厉的时候在2015年1月末、2月初。不多不少,此轮中级调整的开始,距离检查2015年2月初的时长也正好是四个月,这个时间段似乎也有些巧巧。

古话云“未雨绸缪”,而证监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许在牛市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想到该如何应对突然而来的熊市。似乎没有考虑到,应该对上市公司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净化市场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市场走高的时候才能让投资者的风险降低;似乎没有考虑到,各种在金融衍生品工具就是一间大赌场,要严厉打击各种投机倒把不法行为,降低系统性风险,在市场走低的时候祭出大招就能有效解决流动性问题。

自资本市场创立至今,各国市场都出现股灾,最后也都战胜了股灾。我们也度过了1664点的难关,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充分相信监管层的能力,他们将会用更好的措施将牛市重新回归。我们要相信未来的市场,就向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表示的那样,“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