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潮州临近登革热发病高峰期 存在4个风险监测点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蔡妙芝    2015-05-14     浏览:

  • 字体:

雨水增多、天气闷热,很容易导致蚊虫孳生,引发登革热病例。5月13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眼下潮州处于登革热防控早期阶段,接近登革热发病高峰期,有1个监测点显示“高度风险”,3个监测点显示“中度风险”,市民要讲究卫生,注意防控。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东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为了及时监测潮州登革热病例发生的可能性,市疾控中心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设置了监测点,重点监测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4月份,全市21个监测点中,有1个监测点为“高度风险”,3个监测点为“中度风险”。“这几个监测点,主要是由于市民种养富贵竹等水生植物比较多,容易孳生伊蚊,而在一些废弃陶瓷堆放的地方,下雨后这些陶器中盛满了雨水,存放几天就容易孳生伊蚊。”市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潮州环境积水容器数量较多,主要为闲置容器、贮水容器和盆景水生植物,存在孳生蚊幼风险,尤其随着天气的逐步变热,登革热媒介伊蚊的活动性将逐步升高,风险系数有所增加。

对此,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建议,为了切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各地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工作,搞好环境卫生,要组织对公园、操场或老厝区等公共场所进行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的检查清除,必要时在每天伊蚊活动频繁的时间组织开展药物喷杀,降低成蚊的密度。同时,市民要积极开展“翻盆倒罐,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活动,清除室内和房前屋后的蚊虫孳生地。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