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文化 >> 正文

潮汕木屐

    来源:     作者:     2014-09-15     浏览:

  • 字体:
 木屐,通称木底鞋,是我国一种民俗用品,北方人叫“嘎拉板”,古时称“屉”,广东叫屐。本世纪中叶以前,人喜用之。尤其在潮汕地区,着木屐是潮汕人的传统风俗,木屐成为必备的日用品。《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屐中可以践泥的齿是为了走路轻便及雨天防湿防滑的作用。
  
木屐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流行于齐鲁一带。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患难割股肉为之充饥的介之推,但他拒不受封而隐于山中,文公以火烧山想逼之出仕,介之推抱树焚死,文公甚为哀痛便以该树制成木屐穿之以作纪念,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典故。“足下”一词也是对人的尊称。据史书记载:空子周游列国到达蔡国时,蔡国国君怕楚礼聘孔子对己不利,便把孔子软禁起来。一天孔子的一双大木屐不见了(长一尺四寸),迨至西晋时被作为国宝珍藏在武库里。春秋晚期木屐从齐鲁传入江浙一带。吴王夫差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命人造了一条“响屐廊”,即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之下挖坑,埋下成排陶缸,再在上面铺设一层有弹性的木板,让身系小铜铃佩带种种宝玉饰品衣裙,脚着精巧木屐的西施于廊中翩翩起舞,让长廊发出琴瑟般的节奏,与清脆的铃声、玉珮声共鸣,伴随着西施优美舞姿,使夫差为之倾倒。宋代王禹称《游灵岩山·响屐廊》诗云:
  
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
  
可怜五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屐声。
  
晋代以后木屐形式多样,用途也有所不同。既可作为军旅工具,又可作为游山玩水之用。据《晋书·宣帝纪》载:“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2000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着屐,然后马步俱进。”,说明当时那种平底无齿木屐,还曾是蒺藜荆棘中的好工具。南朝时期又出现了一种前后齿均可卸下专供游山玩水穿的木屐。南朝诗人谢灵运常着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使用起来轻便灵巧又很稳妥,故唐代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南宋时期,木屐也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喜欢穿着的风尚。叶绍翁在《游园不值》诗云: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不但透露出文人喜爱木屐更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的佳句。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雨量多,着木屐较北方普遍,而以潮汕地区最为闻名。清·张渠撰《粤东闻见录》载:“潮州尚拖成散屐,以轻为贵。”《南粤笔记》载:“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表明清代潮汕木屐就以散屐见长而闻名四方,故潮屐又称为“散屐”。潮汕人喜穿木屐,是因为地处亚热带气候,全年之中冬夏差别不大,穿木屐可以避暑纳凉,可以防湿去湿,价格便宜可以节省费用,洗澡穿着可使脚足水汽很快地变干,“澡身濡足,倾刻遂燥”。由于穿木屐有上述诸好处,方便人民生活,因此穿木屐之风在潮汕广为流行。
  
木屐多用泡木、黄桑木、苦栋木等制成,并且以原块木为宜。制作过程如下:开刨木块,依屐画线,用宽口錾木成型,锯跟底起蹭,用布或胶、塑料片或牛皮等钉在木屐前方之上成船篷状,或蜂腰状,即可穿用。如是漆画屐或花绣屐,就在木屐板上漆、绘花,或在屐皮上如布上绘花卉或绣花。男人多穿白坯屐,女人多穿油漆红皮屐。
  
木屐制作简易,穿着凉爽,不怕潮湿,深受潮汕人民喜爱。大约南朝以后潮汕人民就沿袭使用直至现代。为了穿着方便,潮汕人民使用的木屐在形式上有较大的改进,套上脚板的穿绳被改成钉上皮块和帆布带取代。唐宋以后潮汕人民在办理婚、丧事宜上也与木屐联系起来。例如:女儿出嫁除送妆盒外还有伴嫁鞋屐的习俗。但伴嫁木屐必定要涂上鲜艳的颜色。绘上鸳鸯戏水、并蒂莲花、仙姬送子等画面,以祈夫妻恩爱、早得贵子之心愿。在办理丧事时,等到做完七七、三旬、百日,女儿、女婿、孙女、孙婿脱孝之日,当事人必定要办妥每份两对有头有尾的甘蔗,两对红花、四袋种子、两双木屐(木屐头尾涂上红色)和两块布料,作为对女儿、女婿、孙女、孙婿拜祭的回礼,以表示富贵长青、兴旺发达、子孙满堂之意。
  
由于穿着木屐行时发出强烈的声响,而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噪音,因此木屐随着各种材质拖鞋的出现,也被逐渐淘汰,今已很难寻觅,偶尔在乡间仍见到一些老人穿着自制的木屐。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