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20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强”榜单于3月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发布。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
以下为演讲实录:
余斌:尊敬的候主任,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专家团队花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20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强”发布,再此我仅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于这个榜单的发布,对于入榜的企业表示祝贺!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很广泛,刚才我看到评价表,法律道德、科技创新、消费者权益、股东权益、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等很多的内容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理解是,其中的很多内容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并不是说承担社会责任是第三方强迫企业这么做的,实际上它是中国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价要求。我想其中的一点,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比如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当中,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是过度依赖于出口的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的增长,那么当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相对低迷,出口大幅下降之后,来自出口的依赖就不行了,这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明显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要转型,要把中国经济增长转变到立足于消费扩张的轨道,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
我们的经济结构当中,消费占什么地位呢?2013年,居民最终消费率也就是所谓消费占GDP的比重,一个是政府消费,一个是居民消费,我们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是30%,就是1/3。美国呢,68.6%,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不到美国一半。为什么消费占经济的比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此之低呢?从原因上来讲这就涉及到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是在劳动、资本、政府三个方面的利益,形成劳动所得,资本所得,政府所得,2012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只有49.5%,发达国家占55%左右。经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调整之后,2012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62%,发达国家79%。也就是由于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企业拿得过多,政府拿得过多,劳动力拿得过少,所得导致劳动者消费极低,所以我刚才说了消费者占GDP的比重,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跟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的原因。
“十二五”当中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要立足于消费扩张的轨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强调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我们如何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保证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让员工能够合理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但是实际上它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成功的实现从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到立足于消费扩张的轨道。我们应当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这样的问题。
有一些企业家跟我讲,他说现在民工荒、招工难,劳动力成本大幅度的上涨,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让我们企业活不了,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劳动法》颁布的不合时宜,事实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中国之所以出现民工荒、招工难,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很大程度是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出现失衡。2012年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出现下降,劳动力人口2014年比2013年减少30%多,与此同时我们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到2014年60落后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5.5%,65岁以上占总人口7.0%,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总量的不断下降,老龄化步伐不断的加快,劳动力市场从过去的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当劳动力市场供求市场格局发展变化之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实际上这是必然的。
讲这个意思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同时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实际上它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要实现转型升级必然的战略选择。
比如上周我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部分与会的代表时,回答一个外方企业的提问,说你们保护知识产权是真的还是假的,克强总理说是真的。如果我们不能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如何才能走上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呢?只有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才能激发创新发展的动力。再比如保护市场环境、节能减排,可能给我们企业增加了额外的成本,但是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如何来回应老百姓殷切期待呢?
刚才候主任讲到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我们如何期待呢?等等,所以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看,推动中国近来的转型升级,对于我们所有的企业,尤其是那些能够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是他们必须做出的贡献。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与清华大学合作了很多年,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个新的榜单,我刚才也看到他们评价的结果,过去一年中这些良好履行责任的企业,他们在经营业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衷心的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企业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面都能够取得很好的进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