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召开全团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动“草根”创新。报告有关创新驱动的内容引起广东团代表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工作报告时为发展众创空间“支招”,建议国家打造宽松包容的实体经济,让小微企业可以“轻装上阵”。
草根创业应减免税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亿达洲海洋生物研发中心副主任李秉记接受记者采访。
“去年,国家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2月国务院又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亿达洲海洋生物研发中心副主任李秉记肯定了上述政策措施有利于支持发展“众创空间”。但他同时认为,这种修修补补的政策对于现有小微企业发展远远不够。
他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创业伊始的草根企业,在没有营利的情况下享受降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意义不大,此外,小微企业除了这税那费,还要承担职工“五险一金”,负担很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扶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大深化改革。”
他建议,尽快修改公司法,取消企业经营范围的规定,改为负面清单制度,实行许可证经营管理,降低小微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新企业的认定门槛,不以产值、税收,改为以科技含量、专利创新为主要认定标准。他还建议,由全国人大立法,在小微企业草根创业伊始就给予减少营业税、增值税,从源头上“放水养鱼”,此外,参照现代服务业税率,将增值税的税率17%降为6%,减少企业负担。
草根创业融资难尽快实现“无本续贷”落地
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他提出推行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无本续贷”。目前“还旧借新”仍是商业银行采用的主要贷款续期方式,给企业增加了融资成本。为此,他算了一笔账:一千万贷款到期要续贷,企业需要借社会资金“过桥”,以转贷10天为例,就需付出30万元的“过桥”借款费用,增加了41%的企业融资成本。
他建议,人民银行、银监会在监管制度上给商业银行松绑,修改现有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制度,实现“无本续贷”真正落地,给小微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宽松包容的融资环境。
搭建草根创新的社会制度基础
报告中关于“草根”创业特别强调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现在是迎来了全社会创新的时代,对于整个社会和政府来讲,搭建为草根创新的社会制度基础很重要,这个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家长们对孩子创新创业冒险的担忧。
她建议,大学要有各种跟创业有关的教育、培训、指导或者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学校就能够跟社会对接。“在法律制度和政策层面也可以去具体支持,比如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法也在逐步修改完善,另外,从财政、金融、税收这些政策上都可以具体指导。”
向晓梅还表示,政府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家去投入民间资本孵化创新平台,为初创的人员提供一揽子服务,为初创人员进入市场创造很好的条件,此外,媒体的宣传引导、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都能形成一种氛围,为创新创业打造基础,提供支持。
原标题:人大代表支招草根创业:让小微企业可以“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