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天下事 >> 正文

幸福潮乡,宜居汕头

    来源:潮汕商人网    作者:陈穗芳 林馥榆    2014-12-31     浏览:

  • 字体:

     对海内外的潮人来说,“住汕头”不是随口说说的三个字。在过去,这是百年商埠赋予汕头居民的自豪感;在当代,这是改革开放、特区建设给予汕头人的底气;在未来,这或许就是世人生活幸福的标志。

     汕头的好气候、汕头的美食、汕头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所沉淀的商业文化,使汕头这个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交汇点,有着其他海滨城市所没有的韵味,有着与其他商业城市不同的节奏。它的功夫茶香,它的悠闲气息,它浓厚的人情味,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落脚于纷杂人群中的人们或留恋,或感慨,最终,心境都会平和下来。于是,居于汕头的人群中就会悄悄地多了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

     汕头,这地“养人”,休养于此,竟不知不觉中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于是,漂泊外地多年的潮商回来了,买豪宅,将乡下的家人接来,在闻得到海水味的地方,置下一个散淡、休闲的“家”;海外的华侨回来了,对故乡所有的思念,似乎只有在当年乘船远航的地方——汕头安心住下,才能获得完全的慰籍;在外工作多年的普通人也回来了,养老还是选择汕头,因为自小时候起,这个有着吃不完的海鲜的地方,就是自己叶落归根的梦乡;生长在汕头的年轻人,到外地见了世面回来,发现:物美价廉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家门口……

汕头,宜居,不是无根无据的“夸口”。

地理人文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汕头地属亚热带,北回归线从市区北域通过,是与欧亚大陆东海岸第一个交点,其热带海洋气候,使整个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常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8℃--22℃之间。适宜的气候,又鲜有重工业污染,汕头空气洁净,是许多汕头人自豪、许多外来人员感慨的“生存要素”,同时,这也成为不少人选择“居于汕头”的首要原因。

     自1860年开埠至今,百年商埠的悠久商业历史,使汕头独具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中,饮食文化最为人称道。

     汕头,是潮汕平原的“海滨邹鲁,美食之乡”,人们从来都不需要为“有什么好吃的”而担忧,反而时常会为“如何吃好”而发愁。汕头物产丰富,盛产林檎、龙眼、荔枝、杨梅等各种岭南佳果,四季有优质时令蔬菜应市,海、淡水产品十分丰富。汕头的潮菜,以善烹海鲜、用料考究、制作精巧、注重保持原汁原味为最大特点,清淡甘和,滋补养身。许多外地的朋友来到汕头,都被汕头的美食深深吸引,难以忘怀。而最让人叹服的是汕头人深植于心的饮食养生文化。汕头人信奉“千补万补,不如食补”,虽不见得人人都背过汤头歌诀,但实践经验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汕头人熬汤,通常会加入几味中药,以达食疗、滋补作用。同时,日常生活中,汕头人也非常注意食物之间的配伍忌讳。因此,生活在此氛围中,耳濡目染,吃得健康、吃得养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

     汕头,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其依托背山向海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汕头东南面濒临南海,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海岸线长达289公里,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约28公里,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汕头的港口物流业和海运业比较发达,从汕头港出发的货物可以直达中东、地中海、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国内主要沿海港口更是实现了全覆盖,世界十大航运公司已有4家落户汕头广澳港区。2009年初,汕头港成功与台湾高雄港实现海上直航,并于同年4月,成功实现与台湾的海上直航旅游。据统计,2010年,汕头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509.5万吨,创历史新高。

     汕头的陆路交通纵横交错,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国道324、206线穿过汕头境内,通向全国;深汕高速公路与汕汾高速公路将汕头、深圳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连接起来,成为东南沿海高速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汕梅高速公路沟通汕头与梅州、赣南地区。还有汕普(汕头至普宁)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等级公路。广梅汕铁路使得汕头成为京九铁路的重要出海通道。汕头外砂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37、757等大中型客机,年客运能力达到300万人次,已开通至香港、曼谷、新加坡及国内主要城市40多条航线,并办理所有通航城市的货运业务。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厦深高铁,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潮汕机场,都使汕头的交通更加便利。

     汕头,建筑设计名扬天下。且不说那些汕头建筑工程企业所承建的国家级、国际级大工程,单汕头的房屋内装饰水平就是国内一流。房屋建设以及内部设计装饰的精致化,使汕头人的居住品质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吸引了大批周边城镇“先富起来”的居民争先恐后迁居汕头。

     除此之外,拥有粤东地区一流的教育、文化与医疗资源,也使汕头拥有了“休养居住”的“软资本”。由李嘉诚基金会投资兴建的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汕头大学坐落于汕头;汕头经济特区创办30年来,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兴建了广播电视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谢惠如潮剧艺术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学、戏剧等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书香进万家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潮阳剪纸、英歌舞、潮剧、潮乐、工夫茶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汕头医药卫生服务水平在粤东地区有比较大的领先优势,不论是从数量上、技术上,还是级别档次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汕头已成为粤东地区居民治疗大病重病和疑难杂症的首选。从某种意义上说,汕头已具备了进一步打造粤东医疗卫生中心的最大优势,也使“养生、养老在汕头”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

     无论是从外地工作、学习归来的本地人,还是外来汕头谋生的新汕头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汕头的生活节奏较之其他城市要“慢”很多。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街边小店,都能看到工夫茶具,稍有闲暇时间,人们必定会泡上一壶工夫茶,三、五人围在一起细细地品着、聊着;节假日,市区周边的农庄、风景区、度假村,常常有小聚的“上班族”,轻松享受着潮汕田园特有的悠闲。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休闲氛围,使汕头具备了打造“南方休闲城市”的社会基础,也因此带动了包括文化娱乐、旅游度假、餐饮酒店、商业购物、服饰美容等休闲产业的发展,如火爆的KTV、酒吧,清雅的茶座、咖啡店,门口停满小车的水疗保健馆、足疗养生馆,整日人气旺盛的大型综合购物广场等。这些,都成为汕头悠闲生活的一部分。

     汕头是个既有外海,又有内海的海滨城市。向海拓展,靠海吃饭,一直是汕头人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汕头内海湾是汕头市城市景观核心和重要的功能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此,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幸福汕头”的战略高度出发,利用海港特色,进一步创新思路,提出了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多元化经营城市的理念,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建设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和“珠港新城”,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特区城市的品位。

     “一湾两岸”概念性规划设计,范围为礐石大桥北引桥—海滨路以北100米—规划中的金环南路—中山东路—海湾大桥—南滨南路—苏埃通道—南滨路以南100米—礐石大桥南引桥,陆地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以彰显汕头内海湾的城市景观核心和重要功能区的作用,优化城市功能来布局,整合南北两岸资源,塑造优美的城市滨海景观区,提升城市品位和土地价值。北岸以珠池港和黄厝围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珠港新城”,将其定位为集金融商贸、文化会展、旅游服务和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功能核心和城市景观综合带,打造汕头“城市阳台、城市客厅、城市舞台”。南岸南滨片区则借助背山靠水、坐拥礐石风景名胜区等独特优势,定位为集体育、水上娱乐、艺术产业、高尚居住为一体的游憩度假区。这样就可以贯穿海湾两岸的多处旅游景点,使其得以有机结合,更进一步提升城市休闲产业的综合实力。

     据了解,近两年来,汕头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增大,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增多;一批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及一批民生民安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对城市广场、主要街道、景观区域、标志性建筑物进行亮化,并充分利用市区“一市两城、一市两岸”自然景观,对汕头内海湾南北两岸及海湾大桥、礐石大桥、礐石风景名胜区,以及海滨路沿岸标志性建筑和楼房的照明进行系统化规划和改造,打造20公里环汕头海湾璀璨光环,形成山、海、城相映成辉、特色鲜明的城市灯光夜景。

     汕头市还以建设宜居城乡为契机,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建设“住有所居”的宜居城乡。目前,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

     居于汕头,感受休闲的气息,感受汕头的日新月异,无疑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正在向“幸福”的彼岸“满舵航行”的汕头,还能为更多的人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为,汕头,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拓展思路,打造特色宜居城市

     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即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注重自然化、人文化、生态化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大趋势,鉴于此趋势,汕头充分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建设独具特色的宜居创业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来实施。于是,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既适宜居住,又有机会创业的新型城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就成为汕头人未来“幸福”的新标志。
“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同步跨越,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同步推进,民主法治水平与市民文明程度同步提高,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汕头这个核心,深刻论述了“四个同步”和“五个大力创新”的基本内涵,旗帜鲜明地指出:“发展是手段,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根本目的。要把建设幸福汕头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而如何获得“幸福”,不同的城市则以不同的途径与举措来诠释。

     人居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何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盘活城市各种优质资源,塑造配套完善、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土地、空间资源价值最大化,将是汕头增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只有打造更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更高的生活品质,让汕头成为各界人士选择居住和创业的城市,才能真正形成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商品流入的“洼地”,才能实现真正的“宜居”。

     就汕头目前的自然条件与产业状况,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将会为汕头注入新的活力。

     宜居城市中,休闲产业是必不可少的支撑产业。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崇尚休闲,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代表性指标。而旅游,则占据了休闲产业的一大部分。汕头拥有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有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小公园老城区;如果你热衷自然风光,有礐石风景名胜区、南澳生态旅游区、潮阳大峰风景区;如果你爱好民俗文化,有老妈宫(天后宫)和关帝庙、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如果你想要单纯的度假放松,刺激梦幻的有蓝水星主题公园,平和温馨的有澄海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北山湾旅游度假区及周边县市的诸多温泉村、度假山庄、农庄。汕头规划设计、建设形式各异的旅游休闲项目,既可满足人们不同休闲目的和需求,也必然会连带促进本地及周边城市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与升级。由此,大力打造休闲产业,对汕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都大有裨益。

     汕头的自然环境与百载商埠的文化沉淀,使汕头人的养生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与厚实的民俗基础。汕头人在平时的饮食中,就时常体现朴素的养生理念:如大年初七家家户户都要吃“七样羹”(七种时令蔬菜),为的是清理过节时吃得过于油腻的肠胃;甜品店里随时都可以吃到的芝麻糊、杏仁糊、绿豆汤、五果汤等清淡的补品;家庭主妇在家中炖汤,时常会放一些枸杞、红枣、沙参、北芪等中药材等等;而名贵的鱼胶、海参,则是这个海滨城市里的人们最为推崇的滋补佳品……养生,在汕头有着很好的物资支持与社会人文基础,在汕头从事养生产品的研究、开发,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在汕头买房置业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老在汕头”的想法。舒适的气候、细致的饮食、民间尊老的观念,使汕头具备了“适合养老”的优势条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汕头本地购房的刚性寻求,绝大多数是“改善性”的,其中,许多购房诉求中都有“照顾老人需要”的因素,尤其是对房屋的配套设施、内部结构,许多都要求“老人使用方便”,就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中年人购房,也不乏“老来住得舒适”的考虑,以至于汕头本地的房地产开发商与装修装饰公司都感慨:在汕头,是面对着最有养老意识、最讲究居住品位的客户群。因此,如何开发建设具有“养老”功能的住宅,将是未来汕头住宅设计与建设领域颇有商机的一个发展方向。而面对日益加速老龄化的社会,在汕头发展相关的“养老”配套服务行业,也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汕头,要在历史的进程中保持一个城市的尊严,选择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只有因地制宜地规划汕头城市建设,善用潮汕特色,突出地域特点,避免与其他城市建设的同质化,其“宜居”才能实现城市气息、韵味的“唯一”性,才有吸引人“居于汕头”的特色与魅力。

     综合现有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在努力构建全市半小时交通圈和粤东1小时经济生活圈,并与珠三角、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形成3小时经济生活圈的进程中,汕头,找准自己的位置,善用自己的优势,在城市休闲、养生、养老方面开拓新的思路,引导新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居住与创业环境,届时,“居于汕头”将是世人共同的幸福向往。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