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媒体人观点 >> 正文

贾康:中国金融领域存过度垄断 既得利益难化解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汪伟    2014-08-24     浏览:

  • 字体:

   网易财经10月16日讯 由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联合主办的2013首届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领域存在过度垄断的问题,过度垄断所关联着既得利益的阻碍难加以化解和克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中国金融面临多重问题

   在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上午的议题讨论中,贾康发言称,中国现在金融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跟市场经济和我们现在所寻求的以实体经济升级换代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相匹配,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可以覆盖所有社会需求的,主要是融资发展需求的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领域存在过度垄断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大体上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长远发展的多样化的金融体系要破除过度垄断因素,贾康不认为可以完全无垄断,但是过度垄断要消除,过度垄断所关联着既得利益的阻碍是最难加以化解和克服的,这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对于中国银行业垄断问题的争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则认为,近十年来,中国的金融结构已经发生了飞速深刻的变化,金融改革始终是在推进市场的竞争,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国金融的种类和数量都已经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五大行在存贷款市场上的份额现在已经不足50%了,因此对于银行业的垄断问题,他认为要有更准确的判断。“我们大家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大公司占的比重比较大的,更何况还是金融产业。”

   徐诺金认为当前中国金融面临最难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踩好发展和创新与安全和稳定的平衡点的问题,包括这些年来影子银行市场的发展,理财市场的发展,各跨界金融新的业态出现,都会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风险内化到投资者身上,而不是转嫁到社会上。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风险的管理问题,是能不能抵御风险,能不能对产品进行设计,这个设计能不能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中国金融体系配置风险的能力还要加强。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微博)认为,中国金融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两点,一是金融供求关系扭曲:金融业的流动性很充裕,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另外一个则是金融监管需要更好的协调和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称,中国金融面临的问题是金融结构是刚性的,缺乏吸收风险的弹性能力;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度是不高的。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微博)则表示,中国金融面临的最大的麻烦,最大的一个挑战是没有走出去。

   下一步改革:扩大市场化与开放

   对于如何推动中国金融业的下一步改革,专家们的观点都集中在市场化与开放。

   贾康认为促进金融改革可以从存款保险制等方面打开一个新局面。贾康认为要促进民营金融的阳光化,参与竞争,在这个前提下,深化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他还称,要按照完全竞争经济学框架理解的商业性金融,把直接金融、间接金融、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种种金融工具充分的多样化起来,适应各种期限,各种类型的融资需要,同时还要发展实际上带有各种特定要求的,开始有政策性色彩的,比如支持三弄,支持小微,支持创新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

   周春生称,最重要的事情是更多的市场化,要减少各种人为的干预,把市场该做的事情交给市场,宏观部门就是定规则,维护秩序,控制风险,其余的事情市场是可以做的。但是自由化是在规则之下更多的自由化,因为金融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

   曹远征认为,未来中国金融有两个问题会非常明显,第一个是竞争会放开,第二是治理结构等其他方面的改善。

   向松祚则称,如果说改革的方向,中国的方向就是对外两个目标,对外的目标就必须是人民币国际化,对内的目标就是金融市场要开放。既然要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对外要开放,对内要放开。我们现在对外的开放不够,对内的放开也不够。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