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亚洲战略未能解救全球银行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保罗戴维斯    2014-08-29     浏览:

  • 字体:

   亚洲本应是银行业的救星,但对于亚洲地区的企业银行以及投资银行来说,过去的两年非常艰难。

   2009至2010年亚洲地区银行业在中国推动下出现一轮繁荣,当时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银行上市风潮;但此后各全球银行的多个核心业务领域放缓,迫使它们反思要追逐哪些收入,以及如何重构管理与运营框架。

   除了汇丰(HSBC)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以及2012年的高盛(Goldman Sachs)——之外,自从2010年以来,在年报中专门列出亚洲业绩的美国和欧洲银行在亚洲地区都陷入了收入或利润下降(或者两者双双下降)的局面。

   虽然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较为健康,但股权资本融资、二次发售、债务资本融资、兼并收购以及股票经纪等传统投行业务收入都出现了下滑。

   除此之外,亚洲地区的交易收费相对于其他地区一直偏低,因为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银行都希望在亚洲市场站稳脚跟,这使得亚洲地区的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里昂证券(CLSA)的地区性银行研究主管德里克•奥文顿(Derek Ovington)表示:“本地银行、汇丰、渣打以及全球大银行之间的关键差异在于他们在哪里争取到业务。”

   “传统批发银行业务——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也有参与的金融交易业务——表现得明显更加强劲。”
 
  过去两年是瑞信(Credit Suisse)在亚洲地区的业绩表现最为疲软的时期,其亚洲业务从2010年的盈利3.68亿瑞士法郎,持续恶化至2012年的亏损1.51亿瑞士法郎(合1.59亿美元)。

   作为回应,瑞信替换了亚洲地区的管理层——乌萨玛•阿巴西(Osama Abbasi)被免除了亚洲区首席执行官职务。

   亚洲的资深银行家们透露,阿巴西的离职是瑞信对其复杂管理结构进行全面清理的一部分,旨在赋予一线银行家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快速争取到业务。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等其他机构则采取一种更具针对性的经营方式,进一步缩减了其希望服务的企业和投资客户数量,以及向这些客户提供的产品种类。德意志银行对于自身在亚洲地区的经营情况仅公布了有限的财务信息,但该行最近的业绩数据显示,其公司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在2010和2011年的净收入持续下滑。

   德意志银行在亚洲的全球市场业务主管迪克西特•乔希(Dixit Joshi)表示,亚洲银行业失去的股票交易业务中,大约有一半可能永远失去了。他表示,过去两年里市场交易量的降幅介于20%至40%之间。

   他说:“约有一半的交易量下降将是永久性的,受市场转向总体波动性投资(beta investing)或被动投资,以及电子化交易日渐普及的影响。”

   “我们的对策是,将精力集中于我们能够增添最大价值的大型客户群体,以及我们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流动性产品。”

   巴克莱(Barclays)是另一家近年对亚洲市场作出投资后,现在收缩业务规模的银行。该行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希望向欧洲、美国以及非洲客户推出该行目前在亚洲提供的服务,而非追逐亚洲客户。

   去年高盛亚洲地区的利润水平戏剧性地显著反弹,该行将其归因于先前下行趋势导致的基数较低。高盛亚太区(不含日本)总裁戴维•瑞恩(David Ryan)表示,该行将亚洲地区的整体支出从2011年的41亿美元降至了2012年的39亿美元,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员工薪酬。

   瑞恩指出:“你可以看出,我们的大部分节省源自我们在2011年的成本管理纪律,这使我们在去年受益。我们还将继续在业务的基础构架中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式。”

   研究机构Greenwich Associates驻新加坡咨询顾问阿比•史洛夫(Abhi Shroff)表示,虽然亚洲地区银行的股票交易规模直到去年末以前一直萎靡不振,而外汇交易领域至多称得上持平,但固定收益产品表现持续强劲,有渠道直接进入亚洲本地市场进行交易的银行表现尤为突出。

   史洛夫表示:“目前很多固定收益产品都倾向于用采用以本地货币计值债券的形式。五、六年前决定进入这一领域的数家银行现已改变了决定。这项业务很难实现盈利,尤其是在初期。”

   花旗集团表示,该行在三年之前决定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数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客户,例如三星(Samsung)等。花旗亚洲地区证券与银行业务部门的利润在2010至2012年间下降了28%,尽管去年该行在股票、债券以及兼并收购等业务领域的收入规模在业内跻身于前三名,该行称,这使去年其核心投行业务收入增长30%。

   但同期花旗在亚洲地区的金融交易服务利润下降了10%。

   相比之下,去年汇丰来自亚洲地区的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利润在剔除了中国联营部门的贡献后增幅高达31%——这个数据不包括该行规模庞大的香港业务。虽然银行公布的各项业务数据不尽相同,但通过对其增长幅度和发展方向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有用的结论。

   以亚洲本地货币计值的债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凸显出想要成为亚洲市场主流机构的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重要性。

   当前这无疑对汇丰和渣打有利,花旗和德意志银行在亚洲也有优质的区域业务网络。

   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马来西亚的联昌国际银行(CIMB)以及印度的Kotak Securities等亚洲本地金融机构由此获得了发展空间,以提高自身企业银行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在亚洲地区的利润水平。

   里昂证券的奥文顿认为,多家投资银行都在转向东南亚地区的业务,但调整的速度仍不够快,特别是鉴于中国的市场监管机构仍然阻止大量首次公开发行。

   奥文顿指出:“银行错误地将资源向香港和中国内地过度倾斜,而这两个地区的市场状态仍然疲弱。”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