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东南沿海城市发端。近年来,国家又先后设立了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四个新的改革开放区,这给中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本网派出多位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及东南沿海城市的专家、官员和民众,为您献上专题报道《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的新机遇》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大岛横琴岛的横琴新区,与澳门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不过200米。2009年,随着国务院批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新区正式成立。
澳门投资者丘玉珍女士计划在珠海横琴开办一家公司。听朋友说内地和澳门的企业申请手续差别较大,办下营业执照要花费很长时间。刚到珠海横琴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时,丘女士内心还有些忐忑,不过很快她就打消了所有顾虑。
丘玉珍说:“我的感觉特别好,挺顺的。早上九点多我过来,大概(下午)四点钟就办完了。所有关卡的事情一天就办好,连银行的开户也可以当天办。”
丘玉珍成立的“横琴新区优越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横琴新区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随后她又拿到《工商营业执照》。“一天得两证”体现了横琴新区在工商登记制度上的重大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认为,商事登记的宽进平台给澳门中小微企业落户横琴打开了方便之门。他说:“澳门社会比较关注的是中小企业如何进去(横琴)。如果说横琴你的(准入)门槛提的太高,那以澳门中小企业为主这样的实际情况,甚至微型企业,就很难进去了。”
2011年底,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条例》,为横琴新区构建了一套与港澳接轨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商事登记制度就是这次条例创新的一个举措。新的条款与国际接轨,简化企业登记审查程序、方便投资准入,重企业信誉而不重注册资本,为企业到横琴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介绍说,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后,辖区新增企业数量超过此前企业总数的1.3倍,《条例》中不少创新性的条款,都对新区开发有着实实在在的推进作用。
牛敬说:“应该说,这也是传承了特区建设、特区开发的一些精神。其实,我们回想起30多年前特区建设,也就是这么一些放权、让利,在短期内能够集聚一些要素,能够加快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带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去年在横琴考察期间,提出希望横琴新区充分利用“比特区更特”的政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试,扩大开放。温家宝总理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横琴新区定位商务服务、休闲旅游、教育科研、高新技术,这些远远抛弃了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是高端服务业的一个典范规划,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对横琴新区建设投入了极大热情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多次在全国人大年度例会上建议将横琴建成“比经济特区更特区”的特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横琴新区产业要实现多元发展,必须要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粤澳两地资源,开展无缝对接,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目标。
刘艺良说:“澳门的新兴产业,比如会议展览、文化产业等,另外就是打造澳门服务平台。澳门有个很强势的服务平台,就是葡语系国家的服务平台。新兴市场葡语系国家占了两亿多人口,人员遍布四大洲,珠海(横琴)可以充分利用澳门自由港的优势、“一国两制”的优势与葡语系国家开展合作。”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横琴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不仅涵盖了横琴新区七大产业共计200条产业条目,还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高档宾馆、写字楼,离岸业务服务,电影院线建设等创新产业项目,这无疑给快速发展的横琴新区又注入一剂强心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认为,《目录》将成为国家鼓励横琴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引导投资方向,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
李春洪说:“横琴的定位是要为澳门的适度多元化的空间作出一些安排。横琴在现代服务业像旅游、国际会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方面会作出安排。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也会有,像人民币立案业务、资本向下等项目逐步地开放试点、建立各项基金管理业务等方面。”
国家持续的优惠政策像是给横琴开发打开了一扇通往春天的大门,在一片欢欣鼓舞之中,不少人却已经开始冷静地思考,横琴新区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今年两会,澳门代表团联名提出建议,加快横琴众多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让好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刘艺良说:“除了指导目录,我们希望尽快出台新区的产业优惠目录,还有创新通关制度的一些措施、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粤澳产业合作园的政策等等,让粤澳两地政府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刘艺良告诉记者,新区成立后这几年,横琴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实施,各大主干线公路网陆续落成,开放的姿态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进驻。丘玉珍女士告诉记者,顺利落户横琴,算是踏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初刻在她心里的“横琴印记”,对于自己的企业未来,她充满信心。她说:“横琴样样都是新的开始。它要做不一样,必然要引进新做法,所以我觉得机会发展比较自由,量度更大。我们可以预见到投资回报的情况,信心还是很大的。”
丘玉珍女士的看法或许代表了一批投资者的心声。他们带着憧憬来到这片热土,期待用这把横卧中国南海边的大琴,共同弹奏出最新、最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