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雾霾、沙尘、水污染等环保话题引起我市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相比全国很多地方,生活在惠州的人们无疑幸福多了:今年1月份国家环保部公布全国空气污染较轻的10个城市,惠州排名第5。“不以GDP论英雄,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长陈奕威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惠州去年空气质量全年优良
今年1月份全国74个城市污染对比排名,惠州属于空气污染较轻的10个城市之一。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污染较轻”是指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均为三级以上,可以说,我市是74个城市中10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判定各市空气质量等级的数据是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每日监测分析空气中各类污染物指数评估得出的。按时自动上传省和国家系统,完全电脑自动操作,人工做不了假。”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共建立了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天候大范围监测分析我市各区域空气质量。经统计,去年我市空气质量等级全年优良。
记者在市环保局网站看到,该局每天都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同时,该局还对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月报,以去年12月为例,全市6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良或优。
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必须调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环保问题建言献策,呼吁加快环境立法,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力争用10~20年基本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我们的资源环境‘瓶颈’正越收越窄,老百姓不会再答应‘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和考核体系都必须调整!”日前,陈奕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惠州成为环保部不久前公布的十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追逐‘中国梦’,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动摇。”陈奕威说,不以GDP论英雄,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
建议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绿色管理
3月4日,我市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东生在TCL集团“两会”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从人民大会堂出来天气非常好,空气能见度很高,但是这个状况在北京最近比较罕见。
李东生指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光污染都很严重,掠夺式、粗放型的开采利用方式是根本原因,环保投入不足,“以2005年为例,环保方面的投资为8388亿元,仅占GDP的1.3%,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
“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跨界联合行动,建立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公众信息机制,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势在必行。”李东生建议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绿色管理、节能减排,创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平台,促进环境诉讼渠道畅通,支持公众维护法律所赋予的环境权益。
建议将珠江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小)
“东江是惠州人民的母亲河,也是珠江的支流,是香港和珠三角东部城市的主要水源。”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接受《惠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惠州在治理东江水质上取得很大成果,但整个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珠江流域仍有约25%的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约12%受到重度污染,水质劣于Ⅴ类。”
黄细花建议将珠江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从国家层面建立珠江流域系统保护工作机制,加大珠江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珠江流域重点水环境功能区毒害污染物风险评估、珠江流域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与预警技术、珠江流域生态系统分区及调控技术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