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新闻 >> 正文

汕头10月CPI上涨1.6%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曾漫路    2014-09-01     浏览:

  • 字体: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获悉,今年10月,汕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增长1.6%.9月份,我市CPI创下今年来的新低,10月份与9月份相比基本持平,环比仅略升0.1%.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份以来,汕头CPI重回“1时代”,但整天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家庭主妇却感受不到物价也跟着CPI下行,其实,普通消费者在谈CPI时或多或少都有些误读,只要CPI还是正数,那就意味着物价依然在上涨,同比增速放缓,不过意味着涨价的速度放慢了而已。

   CPI降了,东西怎么不便宜?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汕头CPI是2.9%,到6月份下行至1.9%,7月份下行至1.7%,,8月份为1.9%.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CPI已经围绕着“1”上下波动了。然而市民却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明明CPI是降了,为什么我就没感到东西更便宜呢?”

   其实,这是老百姓对统计数据CPI的一种误读。记者就此咨询了专业人士,专业人士解释,统计部门发布的“CPI持续走低”,实际指的是涨幅由大变小。通常所说的CPI都是同比数据。以刚刚公布的10月CPI为例,同比上涨1.6%,意思是说今年10月的物价总水平相对于去年10月上涨了1.6%,这个数据做出的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一年,而老百姓感受到往往是日常物价的起起落落,与统计数据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相比而言,环比涨跌幅在一定程度上更能直观地反映老百姓的感受。比如10月CPI环比上涨0.1%,就意味着10月的物价水平较 9月上涨了0.1%,但0.1%的涨幅放在生活中也看不出明显的变化。

   “菜篮子”越来越重,CPI却越来越低?

   如今1元菜是见不到了,牛肉价格呼呼直涨,“身价”逼到一斤40元,老百姓“菜篮子”越来越重,为何CPI反倒越来越低了,专业人士解释,老百姓对价格起落最直观的感受是食品价格。

   据介绍,CPI综合了8大类别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包含679个品类。同时,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在CPI总体中的重要程度)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而权数的确定则是一个地方总体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和个人的消费结构可能不一致。当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食品价格,但事实上,包括猪肉在内的整个食品类商品占CPI的权重仅为1/3左右。换句话说,食品价格涨了1%,只推动CPI指数上涨0.3%左右。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