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新闻 >> 正文

广东未来五年幸福导向型产业将占GDP的1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2014-09-02     浏览:

  • 字体:

      广东省将重点推进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 到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幸福导向型产业将占16%

  广东省将重点推进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2017年幸福导向型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16%,让“幸福”这个抽象的感受变成可考核的指标,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福祉要求。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幸福导向型产业。昨天,广东省经信委对《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粤率先提幸福导向型产业概念

  据悉,幸福导向型产业是个全新的概念,由广东在全国首提,没有可供借鉴的完整经验。广东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根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重要部署,将加快转型升级与建设幸福广东有机结合,从操作层面明确了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的具体行动,是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由19个省直部门参与的《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小组,先后组织编制人员分赴省内外调研,学习各地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文件起草组在反复推敲、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要紧紧围绕人的感受,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为切入点,最终选择了重点培育健康卫生、便捷出行、食品餐饮、体育健身、智慧生活、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绿色环保等八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综合形成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引导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这本身就具有先行先试和创新性。

  八大产业与幸福感直接关联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幸福导向型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

  据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彭平介绍,《行动计划》立足于“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幸福广东构建提供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支撑”这个前提,现阶段选择了健康卫生、便捷出行、食品餐饮、体育健身、智慧生活、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绿色环保等八类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主要考虑的是在现阶段所选择的这八大产业都是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直接关联的产业,能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健康、饮食、出行、休闲、娱乐等新需求,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让人民普遍享有发展成果

  《行动计划》的实施能够让人民群众在若干与民生幸福紧密相关的领域,普遍地享有发展成果。

  比如说健康服务领域的“治未病”、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等,既是当今社会新的需求点,也是广东可以率先有条件、有可能也应当积极培育的新的产业增长点。通过重点发展社会健康服务、高端现代医疗服务和卫生技术服务业,加快构筑多层次的健康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又比如便捷出行服务领域。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客运服务业,以信息化提升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通畅高效的便捷出行服务。

  《行动计划》特别强调,各地要发挥各自优势,按照省统一部署,因地制宜推进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如粤东西北地区有资源环境优势,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绿水青山和新鲜空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和配套的食品餐饮服务业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像河源已经融入珠三角“2小时生活圈”,可以在消费性和工作性的“周末产业”发展上多下功夫。珠三角尤其是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强,可以重点发展智慧生活、文化娱乐等科技含量高的幸福导向型产业,辐射带动其他地区。

  建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

  《行动计划》重点抓好产业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政策措施配套等关键环节,将加快推进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东莞、梅州、河源和珠海等地正在抓紧推进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此外,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领域热点,创新思路举措,重点组织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试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示范、具有岭南特色的智慧型“幸福城镇”试点、电子商务示范等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