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金秋,汕头各区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频传捷报。西部生态新城启动建设,粤东物流总部新城泰山路北延项目启动,厦深铁路潮阳站进出站路及站前广场项目开工,在规划的科学指引下,汕头正进入新一轮城乡建设的高潮期。
近年来,汕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汕头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显现。去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汕头的发展再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特区扩围,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发展要求。汕头高起点谋划城市发展格局,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多规融合”,把规划一步到位覆盖到全市城乡,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战略性优化、围绕“一湾两岸”,汕头积极实施“南拓、北优、东扩、西联”战略,形成“一核多组团”的大特区城市发展格局。
“一核”,就是环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的城市核心区。汕头将全力构筑融山、水、桥、过海隧道和现代化城市景观于一体的环汕头湾城市核心圈,实现城市形态的根本性改观。北岸重点建设珠港新城、东部新城和西部生态新城。南岸重点规划建设濠江新城,引进中信集团,通过国际招标高标准整体规划濠江区,力争成为全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典范。
“南拓”就是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推动工业向南区拓展;“北优”就是实现北部主城区“腾笼换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东扩”就是加快东部新城重大平台建设,实现城市扩容提质;“西联”就是向西主动联接周边城市,推动“汕潮揭”同城化。“多组团”,就是按照组团发展的思路和各具特色的发展定位,将澄海、潮阳、潮南、南澳三区一县统一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全面提升集聚服务功能。
“一核”和“多组团”就像珍珠项链上的几颗珍珠,通过城市的山体水系、交通干道、园林绿化等设施串珠成链,形成紧密相联的城市发展组团,推动汕头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在上月,描绘未来“大特区”蓝图的《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从全球2000多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2012年度“规划卓越奖”。围绕这一美丽蓝图,汕头正大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铁及广澳深水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投资,改善环境,促进汕头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