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在上海、天津等地,汇率、利率等领域的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加上不久前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获批,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风起云涌。诸多改革措施中,哪些与百姓息息相关?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参会嘉宾用最直观的视角,指出了金融领域的一些症结和改革方向。
2006年,在一家石化公司工作的邹凯怀着对证券市场的憧憬,购买了几只券商概念股票。6年间,股市涨涨跌跌,他也遭受了20%左右的损失。邹凯坦言:“虽然账户中的股票还在,但已经很少关注了。”
在达沃斯分论坛——“中国的金融改革”的讨论中,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援引了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之间,投资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是1.4%。
“中国是一个高增长的经济体,为什么投资二级股票市场不赚钱?”面对这样的疑问,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嘉宾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IPO价格过高。股权收益很大一部分被一级市场吃掉了,二级市场已没有太多的投资空间。”方星海说。
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低,一些公司甚至将现金分红看作再融资的“交换条件”。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如果实行强制分红,股民不用依赖内部信息,就能从分红中获得长期持有股票的好处。
方星海说:“我们每天上网都会接触一些公司,比如腾讯、新浪、百度等,这些公司为什么不在内地上市?是不是我们的市场规章制度繁复,对好的公司缺乏吸引力?”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参会嘉宾提出,证券市场的改革并不难,只要通过制度完善解决上述问题,就能提振投资者信心,重振内地股市。